1. 首页 > 星座运程 > 文章页面

民国时期是哪年到哪年?北方有佳人剧情介绍哪儿有(民国时期南方和北方哪个强)

民国时期的老影片简介 8

本文目录

北方有佳人剧情介绍哪儿有中国与世界著名的山贼有哪些高邮当地的风俗习惯有设么

剧情介绍

民国初年,北洋政府新任命的教育部官员夏希尊,在上任途中一双儿女流落民间,姐弟俩在养父母的培育下坷坷绊绊长大成人。一心要出人头地的姐姐寄萍忍辱负重,先后拜师学琴书、学京剧,终于学得一身技艺,成为一带名伶,然而,乱世如斯,民主共和、欺世盗国、军阀混战,日寇入侵,留着两撇小胡子,一脸邪笑的张宗昌,还有一个乱世枭雄韩复榘,无一不影响着姐弟俩的生活。出落成美若天仙的姐姐不得不在夹缝寻求生存之道。而在学校里接受了新思想的弟弟却走上以命抗争的革命之路……

民国时期的老影片简介 9

[1]第一集

1925年5月,正值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兵荒马乱。教育部官员夏希尊携新婚妻子带着前妻留下的一双儿女在去北京上任的火车上。女儿寄萍八岁,儿子子建才六岁。车上夏西尊正兴致勃勃的和新婚妻子谈着济南,当年夏西尊父亲原在济南经营过茶叶生意,他随父亲在济南生活过,对济南有着特殊的感情。火车途经济南,车上伙计抱歉的告诉夏西尊,适逢新山东督办张宗昌上任,全城戒严,为张宗昌专列放行,火车暂时停开。为告慰自己对济南的思念之情,也为了培养新婚妻子跟孩子的感情,他哄劝着妻子下车走走,去号称曲山艺海的济南看看。时隔多年,济南已经是店铺鳞次栉比,行人如织,大戏园、茶园书棚更是星罗棋布,弦歌阵阵,市井气象千姿百态。在庆顺茶园,夏西尊沉迷在山东大鼓中,不愿与继母一起的寄萍要带子建出去玩,只顾听戏的夏西尊答应了。寄萍领着子建乐而忘返,越走越远,初次听到小曲的寄萍就被深深吸引住了。正在两个孩子玩的高兴的时候,恰巧山东督办张宗昌的车队经过,人群骚乱,寄萍身不由己的带着子建被人群卷走。夏西尊得知街上大乱,想起一双儿女,跑到街上却眼看着寄萍姐弟俩被人群淹没了。寄萍紧紧抓着子建的手,等人群散去,却找不到了回去的路。子建又惊又怕,寄萍将弟弟紧紧搂在怀里,子建的哭声引来了一个人。年幼的寄萍当是遇到了救星,告诉来人与爹走散,要去新市场找爹。此人让孩子跟他走,他带孩子去新市场。寄萍很高兴,但没想到是遇到了人贩子。夏西尊疯狂找寻孩子未果,欲求张宗昌帮忙。张宗昌正为进城式被破坏发火,对夏西尊的请求置之不理。此时寄萍与子建已经上了人贩子的车,在路过张府门口时,夏西尊似乎听到了寄萍的声音,恰巧张府士兵过来报信,夏西尊无暇多顾,与寄萍姐弟失之交臂。孩子被拐到了人贩子家。当寄萍知道被拐后,紧紧抱着弟弟,似乎一下子长大。在人贩子家,寄萍毫不示弱,在拼命反抗的同时也在伺机寻找机会逃走。夏西尊遍寻无果,北京方面又催的紧,他想放弃官职,但妻子不舍得。临上任前,他发誓一定要回济南来找孩子。人贩子让孩子换上当地孩子的衣服,把他们带到山水沟集上寻找买家,有心的寄萍把原来的衣服藏了起来。人贩子以家贫养不起孩子为理由卖孩子。眼看着子建要被人买走的时候,寄萍扑上去紧紧抱着弟弟叫喊他们是人贩子,谁敢买她就报官。人贩子对寄萍又打又骂,寄萍毫不畏惧。

第二集

王大福的老婆洪喜娘果然是个又能干又泼辣的厉害角色。新一锅馍馍又出笼了,还不见买粮食的王大福回来,洪喜娘边干活边唠叨,怪大福不知道死到哪里去了。正在埋怨的当头,门响了,大福来不及将孩子藏起来,老婆就从屋里风风火火的冲出来了。埋怨了半天,转头忽然看到车上的俩孩子,不容大福解释就又打又骂,以为是大福在外面养女人了。当知道孩子是买来的时候,更是撒泼耍赖,哭天喊地,大福无奈只得拿孩子是大户人家,以后能拿回更多钱来搪塞。见钱眼开的大福老婆这才罢休。

寄萍看着陌生的环境,还有泼辣的洪喜娘,她从心里就开始抵触。正在这时,外面传来哭闹声,一个女人冲进来,朝这大福就骂。原来是大福的儿子王洪喜又惹祸了,在外面打伤了人家的孩子。大福赔罪,洪喜娘却冲上去和人家对骂,还骂大福没出息,不知道护自己的孩子,大福好歹把人哄走了了事,看着眼前的一切,寄萍觉得跟自己的生活环境相去甚远,同时也对没见过面的洪喜充满了戒心。

洪喜还没进门就大呼小叫的,一副浪荡不羁的模样。听说父亲给人家认错,更与父亲发生争执。转眼间,看到了寄萍姐弟俩。女孩眉清目秀,那独特的气质把野马一样的洪喜震住了。子建很快就跟洪喜成了哥们,寄萍却对这个野蛮粗鲁的男孩子充满了厌恶和嫌弃。

洪喜娘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打听孩子家在哪里。当得知孩子真的是大户人家,而且是段总理指派的教育部官员的子女时,更坚定了让大福帮孩子找爹的想法。

第二天洪喜娘就打发大福去苏州替姐弟俩找爹。寄萍想跟大福同去,洪喜娘不同意,怕孩子去了人家不给钱,洪喜也不同意,说要让他们压在这里当肉票。寄萍仇恨的看着洪喜。姐弟俩眼巴巴的看着大福走了。

大福来到寄萍说的苏州书院街,找到夏家,才知道这里已经易主,孩子的父亲下落不知,但此时连回家的盘缠都没了。而家里,春去夏来,寄萍天天站在街上等大福回来,洪喜则带着小子建天天玩的不亦乐乎,寄萍对子建和洪喜学的跟野孩子似的非常反感。

一方面寄萍天天盼着大福回来,另一方面寄萍努力适应在王家的生活,俨然小大人般的劝弟弟饭不好也得吃饱。洪喜娘也天天盼着洪喜爹回来,就怕兵荒马乱的出点啥事儿。就在盼的几乎失去信心的时候,好久没出现的,以前在王家借住的算命先生郭瞎子回来了,他告诉洪喜娘大福这两天就回来了。

……后面的你点开网址往下看就都有了!

提起土匪,很多人立刻会想起“座山雕”、“许大马棒”、“孙殿英”、“刘黑七”、“姚大榜”等等,由于有的大家都很熟悉,有的要说篇幅又太长,先偷懒来个短点的,《智擒飞贼燕子李三》。

说起燕子李三,名声很大,很多人都知道,前几年还拍过有关他的电视剧。但真实的燕子李三是怎么一回事?下面是根据当年抓捕他的济南公安局刑警大队长口述整理的回忆录,告诉大家抓捕的全过程。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话说1948年9月,济南解放,当时济南有一个名叫李圣五的“飞贼”,化名李燕子,江湖人称“燕子李三”,解放前他在济南舜井街开了一个粮油店,其中有国民党官员杨同光的股份,有这棵树罩着,每次李燕子杀人抢劫,都得到当局的保护而过关,同时,还以艺人的名义给他印了几本小册子,宣传其“飞檐走壁”、“武艺高强”、“仗义疏财”等等,流传很广,搞得老百姓心惊肉跳,有只猫在房上走动,也说是李燕子在飞檐走壁。当时他对社会治安危害极大,上级决定加强济南公安的力量,抓获飞贼。

1948年10月,张允贵被从部队分配到济南公安局任刑警大队长,手下有桂树怀、张守贤、端木、陈凯等队员,成立了专案组。

一、金店遭劫

1948年12月16日深夜,寒风凛冽,在距刑警队只有百步之遥的庆风金店遭抢劫。张队长带人火速赶到现场,只见地板上、桌椅上到处是血,金店经理的父亲被杀死,头部被砍了两刀。室内保险柜柜门大开,金银珠宝被洗劫一空,计有:黄金四两,金耳环11副,金表一只,金戒指一包,纸币50万元。现场痰盂里有大小便,地上有十多只烟头(死者不抽烟),写字台上并排放着三只弹壳,桌子上还留着一个字条,上写“光明正大,刘吉作”几个字。

金店经理吴江源向公安哭诉道:“凌晨一时左右,在睡梦中听到父亲惊叫一声,随之又是一声巨响,知道发生不测了,我就将洗脸盆摔到地上,一是壮胆;二是想通知左邻右舍,但接着就听见枪声,同时匪徒已窜到我的室内,毛巾包头,黑布蒙面,样子很吓人。只听他喝道:“不准动,动就打死你!把头蒙上!”,我们之好蒙了头,他又要去金柜的钥匙,4点钟又听到他喊“不许动”,快六点时才离开,这才看到父亲已死......”

侦察员首先根据现场留下的纸条调查“刘吉”这个人。一共查到了十几个叫刘吉的,都一一被排除了,最后剩下一个,还在大牢里关着,侦察员不放过任何一个线索,对他进行了提审,这位老兄毫不犹豫的说:“这是李圣五干的,我们俩有仇,他这是嫁祸于我。”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大家又翻阅了日伪时期留下的有关李燕子的许多材料,分析了他的作案特点,认为极有可能是他作案。

二、一擒飞贼

当时济南城刚解放,捉拿他无异于大海捞针。我们的人都没见过他,而录用的一些旧人员,有见过的也不敢讲。公安人员就找到那些混迹江湖说书的、唱戏的、打把势卖艺的、抽签算命的,叫他们侦察李燕子的行踪。这些人都是苦出身,在旧社会受人欺凌,很愿意帮助我们。

1949年1月15日,一个说书的向民警报告:李圣五藏在舜井街14号。刑警立刻展开行动,陈凯、张元光、端木带着两名队员,化妆成青岛来的客商,赶到李的藏身地——舜井街14号,这是一座单门独户的小阁楼。陈凯上前敲门,过了好一会,门“吱呀”一声开了一条缝,露出个中年人脑袋,陈凯问:

“请问有位李先生住在这么?”

“这里没什么李先生。”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我们是做生意的,和李先生是把兄弟,劳驾你通报一声。”

“你们从哪里来?”

“我们是青岛来的。”

中年男人上上下下打量着陈凯他们,看着他们穿着阔绰,不慌不忙,口气和缓了下来,但还接着问:“坐的什么车?”、“几点的车?”、“多少钱的车票?”陈凯、端木对答如流。那人才开了门,说了一声:“你们等一等”,转身上了楼,他们也悄悄跟上了楼。只听那人说:“李先生,有朋友找......”话音未落,几个人已扑了上去,抓住了躲在里面的李圣五。

此时的李圣五十分沉着,笑着说:“兄弟们,不要和我过不去呀。”

“我们是公安局的,跟我们走一趟!”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好,好,走一趟。”李三一边说一边大步下楼。

端木大喝一声:“站住!”,随即上去搜他的身,没发现他有武器,就捆了他的手,把他押下楼来。

当走到普利门大街时,迎面来了一辆洋车,这时一直很驯服的李三,突然从身上抽出一把手枪,朝他左边的端木连开三枪!然后撒腿就跑,普利门济南最繁华的街道之一,店铺稠密,枪声一响,顿时全乱了套,公安人员回过神来,又怕伤及无辜,眼睁睁的看着他跑了。

三、法网难逃

原来,端木在搜李三的身时,疏忽之下,没搜到李三藏在裤裆里的枪,幸运的是,也不知是李由于被绑着手,还是端木反应快,连开三枪楞是没打着。

煮熟的鸭子又飞了,而且从此销声匿迹,还受到公安部通报批评,并限期3个月破案。刑警队的全体人员憋气带窝火,没日没夜的追查烟子李三的下落。还派端木等到几个交通要道徐州、蚌埠等城市查找。一天夜里,刑警队张允贵大队长正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时,侦察组长端木兴冲冲跑进来报告:“队长,李圣五有下落了!”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在哪里?”

“在徐州一个妓女家。”

原来,有一个原国军师长,在徐州解放后,和李圣五一起做买卖,还兼盗窃,几天前被抓,为争取宽大,这小子主动交代了他同李圣五的关系,并交代了接头地点。

济南市公安局立即召开会议,有的认为敌师长的话不可信,李三要跑,也要跑到南京那边,因为那还没解放,安全。而张队长则坚信敌师长说的话可信,他说:“我们有两可充分的理由,其一,敌师长欠李三一笔巨款,而且是有期限的,到期不还,李三很可能要干掉他。抓住了,这笔款子就一笔勾销了;其二,敌师长看蒋家王朝气数已尽,想为自己留条活路,而且他还主动提出可以以妻小做人质。”

上级批准了张队长去徐州二擒李贼的方案。张带着4名刑警又是化妆成“阔商人”赶赴徐州,抓捕李三。侦察员带着敌师长到徐州以后,立即找到那位歌妓张玉兰的住处,敲了半天门,没人答话,于是留下两个人在附近监视,一位侦察员带着敌师长,来到徐州天桥,当时这一带三教九流最为集中,说书唱戏的,人山人海,两个人挤进了说书场,也巧了,不大功夫张玉兰和敌师长碰面了,那女的向他使了个眼色,师长心领神会,便一个人先出来了。到了傍晚,他只身一人去了张玉兰家。大家都焦急地等待着,时间不长,敌师长垂头丧气的回来了,原来,张玉兰告诉他,李圣五前几天就离开徐州,到外地去了。至于干什么去?啥时回来,一问三不知。

这一意外情况,急坏了大伙,离破案期限只有半个月了,有的说是敌师长耍花招,有的怀疑张玉兰说瞎话,张队长很想把张玉兰抓起来,审问清楚,但又怕打草惊蛇,最后决定,留两个人继续监视,其余的押着敌师长回到了济南。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回来后,大家又反反复复研究敌师长,判断他不会说假话。敌师长赌咒发誓,说:“请张队长再放鄙人去徐州一趟,如还找不到李贼下落,请加重判我刑!”。于是张队长一行又重返徐州,一下火车,就直奔当地公安局。在那了解到,徐州当地在4--6月份,一共发生了6起抢劫大案,每次抢劫,都是用手枪把被抢店号的经理、店员关在一间屋里不让动,叫蒙上头睡觉。然后盗匪把赃物集中到一起,便慢慢吸烟、喝茶、大小便、洗脸,到天将亮时才离去。和济南那起案子很相似。大家分析,李圣五肯定在徐州还有另外的窝。于是决定耐心守下去。

1949年6月25日,天黑以后,大家仍埋伏在张玉兰家附近,突然,有个人影一闪,大家心头乱跳:这家伙终于露头了!

那黑影在门前问:“有人来过么?”说着在门上连敲三下,房内灯亮,紧接着开了半扇门,那黑影闪了进去。听见里面女人说话:“师长来过。”敌师长向张队长示意:此人正是李圣五。

徐州当地派出所的民警上前敲门,“谁呀?”,里面的女人问。

“查户口的。”因为刚解放时,查户口是家常便饭。李圣五隔着门缝向外看,一看确实是当地派出所的,平时见过面,就连忙把一支加拿大手枪藏在锅里,让张玉兰开了门,进门后,问张玉兰:“你们家几口人?这位同志是......”

这时李圣五不在怀疑,笑容可掬的说:“长官,我是来看表妹的。”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为什么不报户口?”

“我刚下火车,时间太晚了,明一早就报,长官放心。”

“我看你不办户口一定不是好人,带走!”张队长话音刚落,李圣五的头上就挨了重重两拳,他刚要反抗,埋伏的同志一拥齐上,把他压在床上,戴上了手铐脚镣,因用力过猛,把棕床都压了个大窟窿。飞贼再也飞不了了,他喘着粗气,用兄狠的目光瞪着民警,然后猛一回头,对张玉兰说:“看好家,后会有期!”就被押进了囚车。

经审讯,李圣五先后做下抢劫大案35起,杀害人命10条,1949年7月7日,被济南市公安局处决。杀他那天,整个济南城都轰动了,老百姓奔走相告,拍手称快。

中国土匪大结局

http://vip.book.sina.cn/book/catalog.php?book=77418

高邮民间风俗质朴、淳厚。风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高邮的经济习俗和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与水乡色彩,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旧时的人生仪礼有过于繁缛的倾向,今逐步简化。人们普遍重视家庭血缘关系。民间岁时节令有10余个,其中主要的为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新兴节庆亦有10个。 1、生产习俗。千百年来,各业生产重经验传承。尤其是农民多凭经验、依农历节气从事农副业生产。20世纪40年代以前,农民耕地有业产、典田、佃田三种。其中,业产为自有产业,分祖传和自置两种。典田是由于手头拮据,把业产出典,取得典价,让出一定年份耕种权的田,有取赎和免赎两类。前者典价为卖价的半数左右,言明典期,到期需备原价取赎,不赎则延;后者典价较低,为卖价的二三成,到期免赎还田。佃田即租田,多租自地主、寺院、学堂等,农民耕种,秋后交租。在土地私有的生产关系下,土地买卖多由中人说合成交,现兑部分价款,取得田产所有权和耕种权,欠价次年麦场交清。高邮大部分地区处于里下河洼地。50年代以前耕地多为一年一熟的“老沤田”,部分为一年两熟“高田”。耕作制度全部为双、三熟制。过去农民为防发水多种“三十子”(栽后30天收割)“四十子”、“吓一跳”等早熟低产籼稻,现在已被杂交稻等高产品种代替。由于人均占有土地量较少,农民种植尚精耕细作,以提高产出率。七八十年代开发荡滩,大挖精养鱼池,水里养鱼,垛上栽种、放养畜禽。水乡生产的飞跃发展对农业生产习俗有很大影响。传统的农田灌溉方式,除自流灌溉者外,使用水车、风车提水,动力方式有人力、风力(风车)、畜力(牛)。“芒种刀下死,老少一齐亡”,在火速割麦耕翻后,各农户立即请来强劳力车水灌田。车水者多为亲朋近邻换工,有的给工钱。车水者头扎青巾,腰束带子,腿缠黑布,脚蹬木屐(内嵌铜钱数枚,踩车时互相撞击发出响声),手扶横木,脚踏车拐,俨然如英雄好汉一般。车水者分两班,每班五、六、七、九人不等,以“跑筹子”(连在车轴上并受其带动的两只丝线梭子,一只放线,一只绕线,丝线约六七十米长,绕完一只即为一班时间,约今半小时左右)方式计时换班。车水者中一人敲锣,一人击鼓,边敲打边唱起锣鼓调。歌词内容多样,有的即兴编唱,有的为情歌,有的则为民间传说故事。下午疲惫之时,为鼓舞斗志,歌手们唱起“封神榜”、“朱仙镇”,大摆“八卦阵”、“龙门阵”,大唱神化了的古代战争和英雄人物。此时户主则在车口燃起香烛,以显示神力,造成庄严肃穆、紧张战斗的气氛。车水是强体力劳动,户主日以六餐三回酒(早饭、腰顿子、中饭、小接顿子、晚茶、晚饭,其中中饭、晚茶、晚饭要配以酒菜)招待车水者。车水过程中,各车口还展开竞赛,看谁车得快,唱得响。张轩乡有句歇后语:“桑树头(地名)的锣鼓各打各”即是描写此种场景。过去,每年栽秧第一天,农户都要先拜土地神,然后才下田栽秧,称为“开秧门”。栽秧由男子挑把、女子栽插。栽秧时节,秧田中秧歌阵阵,栽秧手们唱起各种曲调和内容的秧歌,形式有独唱、对唱、领唱与唱和等。秧歌曲调有十余种。栽完秧,立即开展田间管理。旧时农户有的要举行“青苗会”。20世纪50年代以前没有农药时,除虫靠手工。遇有蝗灾,无法扑灭,则请香火,举行蝗蝻会、蝗王会,祭祀蝗蝻菩萨,祈求蝗虫远走高飞,消灾降福。收割前,农民先祭拜土地,然后开镰,俗称“开刀门”。贮粮食一般用窝踅垒成粮囤子。农家在除夕时,都要在粮囤上贴上一个大“福”字,有的贴“万福康宁”。村民们还用装有石灰的竹篓在屋内和门前打上许多石灰印。有的还打成“丰收”等吉祥字样和图案,以象征农业丰收。此俗称“打稻囤子”,又叫“打元宝墩子”。如果次年年景不好,人们常说:“三十晚上打稻囤子——拣空子蹈。”农家多饲养猪、牛、羊、兔和鸡、鸭、鹅。尤以猪、鸡为多。户户皆养。猪为圈养,以积肥垩田。禽多散养放牧。有的人家在家禽身上抹上某种颜色以为记号。临泽一带和菱塘回民习养山羊。为养好畜禽,旧时农民常在家举行“酬神会”,如牛栏会、猪栏会。. 2、民居习俗。居住城镇民居沿街巷而砌,农村民居皆南向。民居中为堂屋,侧为卧室,还附有厢屋(厨房、杂屋)。堂屋放桌椅,吃饭、会客、全家人活动多在堂屋。居住在卧室,烧饭在厨房。旧时民家重视堂屋北侧布置,在此设神台(一般由三张老爷柜组成),神台东侧供灶君,西供祖宗牌位,正中供家神。家神有的为中堂,上书“天、地、君(国)、亲、师”或朱子家训,或为神像。亦有人家陈设如旧。传统民房多为穿逗式木构架建筑。屋顶为硬山两面坡式样。屋顶中有脊。脊端微翘。传统民居讲究青砖灰(小)瓦白(石灰)墙。富户大门多饰以砖雕。民间造房要请风水先生择地,开工须择吉日。一般多在农闲时的双日。奠基时放鞭炮,请瓦木匠吃开工酒。民间最重视中梁的安放。上中梁要选吉日良辰。前一日竖柱称为暖梁。亲友送米糕、馒、鞭、烛、喜幛等,女婿要送猪头、公鸡、鲤鱼(俗你“三牲”、“六只眼”)。户主晚上请亲友、瓦木匠吃暖梁酒。上梁时,在堂屋内放几张堂桌,上放香、三牲、糕、馒、喜幛。桌下放斗、秤(量财宝)、镜(照妖)、青布手巾(避邪),中梁上贴“福”、“吉星高照”等吉语,一般梁的尺寸与屋高不离六(谐音同“禄”)、八(谐音近“发”)。此外木匠打桌子尺寸不离九(谐音同“酒”),打床尺寸不离半(谐音同“伴”)。中梁横在地上,前面放着一盆万年青,一盆吉祥草。半夜子时,一家人沐手烧香,磕头敬神。为驱邪图吉,木工唱道:“天无忌,地无忌,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接着用银酒壶装酒浇中梁,边浇边唱着吉祥歌。浇完酒,骑在二梁上的两个木工用绳徐徐向上牵中梁。中梁的榫头早已做好,木匠稍敲两下,中梁就安放完毕。木锤敲过就挂在梁的两端,不再取下。再在梁上挂喜幛,两端插上金花(以彩纸制成)。在牵梁、装梁、插金花的过程中,木工一直唱着各种吉祥歌。接下来木匠将裹着银器首饰的红绿绸包子由梁上系下,一直伸到主人衣兜里,叫做“接宝”。这时挂在梁上一直垂至地面的长鞭响起,在鞭炮声中,梁上两个木工将整篮的糕、馒、寿桃向下撒,围观者“噢”的一声,哄而抢之,抢到者以为荣幸,建房工地上一片喜气洋洋。在房屋竣工、进宅拷锅时,户主再次设宴招待亲友和瓦木工。渔民以船为家。造船时,上船头板(俗称“上船头”、“上龙口”)时最为热闹。亲友送“三牲”和鞭炮、红烛、糕馒之类以祝贺。木匠在上船头板时,板下垫着铸有“顺治”、“太平”年号的铜钱,说着各种吉祥语。新船下水,船头系两根“喜红”(红布带子),船上搭起彩门,放鞭祝贺。大船每过一两年要伏滩,抹油整修,再次下水亦挂“喜红”、放鞭,以示庆贺。 2、商贸习俗。商贸场所分为三类,一是沿街设店,二为商贩走乡串户,三为定期的集市、庙会。商店中的商品价格一般明码标出,个体商贩有明码标价,也有面议、讨价还价。旧时商贸行业者有“行话”,俗称“哨语”、“暗语”、“术语”等。说行话是为了讨论某些事如商品价格等而不让在场的顾客知道。商贸各业均有招幌。(1)实物招幌。街头小吃、橱窗陈列、卖菜、卖花圈的等均属此类。(2)模型招幌。商店橱窗中常陈列放大的夸张的实物模型,以期引起顾客注意。(3)象征性招幌。如旧时澡堂子、妓女院挂红灯笼,酒店悬葫芦。(4)动作招幌。街头杂技、耍猴、捏面人、卖刀火药和大力丸的等以动作吸引观众顾客。(5)音响招幌。高邮一些走乡串户的小商贩等常用。修伞、箍桶、补锅以吆喝声招徕生意,郎中摇串玲,算命瞎子敲混天球(一种小铜片),卖麦芽糖和货郎担子摇拨浪鼓,收旧货的吹笛子,磨刀、剪子的晃铁板串子,卖元宵、水饺的敲木铎,卖梨膏糖的敲渔鼓或打竹铎。(6)文字招幌。这是最主要的招幌形式,直接标明“XX商店”“XX旅店”。旧时商店,除XX字号的主牌而外,另有一种站牌,竖在柜台尾端,每牌以四字为限。如酒店站牌多书“太白遗风”,烟店多书“云蒸霞蔚”、药店多书“道地药材”,瓷器店多书“景德名瓷”,杂货店多书“山珍海味”等等。还有一种挂在店铺门口左右两边的牌子,大多以售出商品为题。如:南货店是“彩香纸箔,南北杂货”,布店是“绫罗绸缎,各色布匹”,炒货店是“五香瓜子,良乡糖栗”等等。 3、生活习俗。居民以吃大米为主,辅以面食和豆制品。面食品种有面条、烧饼、油条、馒头、包子等。豆制品有豆腐、豆腐干、豆浆、粉丝、百页、素鸡、腐竹、腐皮等。不嗜辛辣,咸甜适中,口味较淡。餐制为一日三餐,一干二稀,即早晚食粥,中午吃饭,现在晚餐逐步改为吃饭。高邮烹饪属维扬菜系。基本特点是浓而不腻,烂而不糊,原汤原汁,原汁原味。高邮菜中以河鲜类菜最为鲜美可口。高邮菜的主要烹调方法有烧、烤、炖、焖、煮、煎、炒、溜、炸、烩、炝、熏等。高邮烹饪中较著名者有秦邮十大名菜、十大名点和高邮全鸭宴。十大名菜是:壁合珠联(高邮双黄蛋)、珠湖雪浪(雪花豆腐)、地久天长(砂锅合烧家、野鸭)、金宝大发(香酥麻鸭)、霞蔚风仙(钗烧野鸭煽)、雏凤迎春(香卤桃花鹞)、金裹银装(金丝鱼片)、玉珠藏丹(夹心鱼圆)、文游玉带(芙蓉瓜鱼)、三阳开泰(高邮羊肉汤)。十大名点是:蟹黄大包、虾肉菜包、干菜糖包、五丁大包、千层油糕、莲茸烧卖、翡翠烧卖、水晶烧卖、糖油花卷、银丝花卷。高邮菜中很少有北方人爱吃的生冷凉拌菜。大葱、蒜头一般不生吃。 4、高邮著名土特食品。有董糖、双黄鸭蛋、松花蛋、香醋、三垛方酥、界首茶干、临泽水晶月饼、临泽羊肉、菱塘盐水鹅等。高邮双黄鸭蛋久负盛名,只有优良蛋鸭品种高邮麻鸭能够生出。双黄鸭蛋大如鹅蛋,煮熟切开两只蛋黄紧紧连在一起,蛋白似碧玉,蛋黄如玛瑙,其色鲜艳,其味鲜美,是蛋中珍品,令人啧啧称奇。此蛋出口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高邮咸鸭蛋和松花蛋也很出名。董糖是高邮又一特产,由明代永乐进士董磷精心制出,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采用宫廷秘方,以芝麻屑、白糖、精面粉、大麦芽为主要原料。现在的董糖生产增加了桂花董糖、玫瑰董糖、桃仁董糖等新品种。每块董糖有48层软片组成,厚薄均匀,口味纯正,营养丰富。1985年全省同类产品评比中,秦邮董糖名列第一。 5、高邮街头风味小吃。品种繁多,四时不同,风味各异,令人称羡。主要品种有豆腐脑、阳春面、馄饨、水饺、汤圆、蟹黄包子、麻花、油条、插酥烧饼、馓子、麻团、油端子、荸荠串、油炸豆腐干、锅贴子、炕山芋、春卷、凉粉等等。 6、在装饰习俗,因性别、年龄不同而有所差别。女性及年轻人较注重装饰,尤以姑娘最注重仪态,力求优雅。有少数女子描眉,抹口红、胭脂。旧时女子缠足,民国时废止。以前有少数人镶金牙,现已少见。过去小孩戴手脚镯、锁片、索锁、项圈。女孩“三朝日”以菜籽粒揉耳垂穿眼,满月戴环,左右各一。较娇宠的:男孩戴单耳环(左耳),穿鼻拘(防止养不大)。妇女戴手镯,鬏中插一根簪子。首饰多为银、玉质,富家有金质手饰。农村妇女还喜欢头上戴鲜花,扎红带,系花头巾,有的在腰问扎绣花围裙。20世纪80年代,女子又佩首饰,种类有戒指、项链、耳环、胸针、发夹等。女子的帽子和手套除御寒作用外,还是衣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国时期的老影片简介 10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