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求好的古代诗人,诗词宁波的家乡风俗余光中的诗歌诗人简介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见彩图四川江油李白故里陇西院)。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李白青壮年时家境富裕,轻财好施。现代有些李白研究者推测其父李客在西域因经商致富,但并无确证。
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与韩荆州书》)。他很早就相信当时流行的道教,喜欢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自称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一方面要做超脱尘俗的隐士神仙,一方面要做君主的辅弼大臣,这就形成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但积极入世、关心国家,是其一生思想的主流,也是构成他作品进步内容的思想基础。李白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象《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峨眉山月歌》等篇,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
李白约在二十五、二十六岁时出蜀东游。在此后十年内,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并在安陆(今属湖北)与唐高宗时任宰相的许圉师的孙女结婚,因此居住安陆时间较长。后又徙家任城(今山东济宁)。李白不愿象当时一般士人那样,参加科举考试,取得官位,而企图通过隐居山林和广泛的社会结交来培养声誉,获得帝王赏识,不依常例擢用。开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天宝元年(742),因受玉真公主等的推荐,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之臣,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李白初时心情兴奋,很想有所作为,但时值玄宗后期,政治日趋腐败黑暗,李林甫把持政权,在朝廷上逐渐形成了一个腐朽的统治集团,贤能之士屡遭排斥和迫害。白秉性耿直,对黑暗势力不能阿谀奉承,因而遭受谗言诋毁,在长安前后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此时期李白的诗歌创作趋于成熟,名篇叠出,代表作有《长干行》、《横江词》、《乌栖曲》、《蜀道难》、《子夜吴歌》、《古风·大车扬飞尘》、《行路难》、《梁园吟》等。
李白在长安遭受挫折,心情苦闷。此后11年内,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他仍然关心国事,希望重获朝廷任用。天宝三载,李白在洛阳与杜甫认识,结成好友,同游今河南、山东的一些地方,携手探胜,把酒论文,亲密无间,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佳话。次年两人分手,此后未再会面,但彼此都写下了感情深挚的怀念诗篇。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正在宣城(今属安徽)、庐山一带隐居。当时,玄宗任命其第十六子永王李□为山南东路、岭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节度使、江陵大都督,负责保卫和经管长江中部一带地区。李白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志愿,参加了率师由江陵东下的永王幕府工作。不料李□不听肃宗命令,想乘机扩张自己的势力,结果被肃宗派兵消灭。李白也因此获罪,被系浔阳(今江西九江)狱,不久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幸而途中遇到大赦,得以东归,时已59岁。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还北上准备从军杀敌,半路因病折回。次年在他的从叔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的寓所病逝。这时期的代表作品,安史之乱以前有《梦游天姥吟留别》、《战城南》、《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古风·羽檄如流星》、《将进酒》、《北风行》、《远别离》、《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等,安史乱后有《古风·西上莲花山》、《永王东巡歌》、《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等。文学创作李白诗歌散失不少,今尚存900多首,内容丰富多采。
李白一生关心国事,希望为国立功,不满黑暗现实。他的《古风》59首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对唐玄宗后期政治的黑暗腐败,广泛地进行了揭露批判,反映了贤能之士没有出路的悲愤心情。其中第一首开宗明义,以继承《诗经》"风雅"的传统自任,鲜明地显示了关心现实的创作精神。《远别离》、《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篇,表现了他对权□当道、国运濒危的忧虑。安史乱起,他参与李□幕府,企图杀敌报国,收复两京,"誓欲斩鲸鲵,澄清洛阳水"(《赠张相镐》),"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永王东巡歌》其十一)。这种热烈的爱国感情至老不衰。在流放回来后,他还因安史之乱未平而"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在《临终歌》中,他对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感到非常遗憾,把自己比作"中天摧折"的大鹏鸟。对他的作品,李阳冰称为"言多讽兴"(《草堂集序》),吴融称为"气骨高举,不失颂咏风刺之道"(《禅月集序》),都指出其诗关心国事、讽刺黑暗政治的特色。
李白固然迫切要求建功立业,为国效劳,但他并不艳羡荣华富贵,而是认为"钟鼓馔玉不足贵"(《将进酒》)。在建树功业以后,他要以战国时代高士鲁仲连为榜样,不受爵禄,飘然引退。他不能为爵禄富贵而对权贵阿谀逢迎,而是"出则以平交王侯,遁则以俯视巢许"(《冬夜于随州紫阳先生餐霞楼上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他宣称"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古风》第十二),"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对玄宗后期形成的腐朽统治集团,更是鄙夷蔑视,他在诗中把玄宗比作昏暴的殷纣王(《古风》第五十一),把嚣张跋扈的宦官斥为大盗(《古风》第二十四)。他高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这种高亢的歌声,和他醉中令高力士脱靴的传说一样,赢得广泛的传诵和喜爱。苏轼曾借用晋代夏侯湛的话,赞美李白"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雄节迈伦,高气盖世"(《李太白碑阴记》)。这种思想内容,明显地受到道家特别是庄子的影响。庄子斥骂贪婪残暴的统治者为大盗,把权势富贵视如腐鼠,其思想与李白诗歌有明显的继承关系。清龚自珍说李白诗歌融屈原、庄周为一炉(《最录李白集》)。的确,李白既像屈原那样热爱祖国,憎恨黑暗势力,积极关心政治,又像庄周那样鄙夷权贵,蔑视富贵。
李白的不少诗篇,表现了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同情。这种内容常常结合着对统治者的批判。他希望社会安定,人民能够过和平宁静的生活,因此对于残害人民生命和破坏人民和平生活的不义战争给予尖锐鞭挞。在《古风》"羽檄如流星"中,他谴责杨国忠对南诏发动黩武战争,使大批兵士无谓牺牲。诗篇最后希望当权者效法虞舜,弃武修文,带来和平局面。安史乱起,他怒斥残杀人民的安史叛军将领们是带着冠缨的豺狼(《古风》"西上莲花山"),并责问道:"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他的一部分乐府诗,继承了汉魏六朝古乐府的传统,注意反映妇女的生活及其痛苦,其中着重写思妇忆念征人,还写了商妇、弃妇和宫女的怨情。他的《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丁都护歌》、《秋浦歌》"炉火照天地",分别描绘了农民、船夫、矿工的生活,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关怀。
李白自称"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写下不少描绘自然风景的诗篇。他喜爱、歌颂高山大川。在他笔下,咆哮万里的黄河,白浪如山的长江,"百步九折萦岩峦"的蜀道,"回崖沓嶂凌苍苍"的庐山,无不形象雄伟,气势磅礴。他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等,都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这类诗篇,正像他若干歌咏大鹏鸟的作品那样,表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开阔胸襟,从侧面反映了他追求不平凡事物的渴望。另外一些诗篇,像《秋登宣城谢□北楼》、《独坐敬亭山》、《清溪行》,则善于刻画幽静的景色,清新隽永,风格接近王维、孟浩然一派。
李白还有不少歌唱爱情和友谊的诗篇,有的写得真挚动人。他歌颂"愿同尘与灰"(《长干行》)那种热烈纯真的爱情。其乐府诗篇,常常从女子怀人的角度来表达委婉深挚的爱情。还有若干寄赠、怀念妻室的诗,象《大堤曲》、《寄远十二首》中的多数篇章等,感情也颇为深挚。李白投赠友人的作品数量很多,佳篇不少。其中有的诗表现了鲜明的政治态度,像《鸣皋歌送岑征君》、《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内容与《古风》等诗息息相通。更多的是表现日常送别、相思之感,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沙丘城下寄杜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赠汪伦》等等,感情深挚,形象鲜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
李白诗歌内容也包含着一部分封建糟粕,其中较多的是宣扬人生若梦、及时行乐、纵酒狂欢的消极虚无思想和表现求仙访道、炼丹服药的宗教迷信。《古风》59首中即有一些篇章表现这类思想内容。其《襄阳歌》、《春日醉起言志》等诗篇,虽有一定的艺术性,但也流露出浓厚的颓放情绪。他描写妇女和爱情题材的诗,也有少数存在庸俗情调。
李白诗歌艺术的主要特征,是善于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丰富的想象、自由解放的体裁和朴素优美的语言来表现他热烈奔放的思想感情。
李白诗歌中大量采用夸张手法和生动的比喻。他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其十五),刻画他长安政治活动失败后深广的忧思,是广泛流传的名句。他如"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写自己的怀才不遇;"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写仕途艰难;"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写朋友间的深厚友谊等,都以鲜明突出的形象打动读者。在他笔下,不但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是如此,而且连妇女、历史人物以至自然景物,都被赋予强烈的抒情色彩。除前面提到的对蜀道、黄河的咏叹外,他如"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北风行》),"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关山月》),都以夸张手法刻画平凡的景物,并从而衬托出诗中人物浩荡的愁思。这类诗句,在李白集子中到处可见。
李白诗歌的想象是很丰富和惊人的。他的"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都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对长安和诗友的怀念。《梁甫吟》、《古风》"西上莲花山"分别通过幻想方式来表现自己在长安受到谗毁和安史叛军对中原地区的蹂躏;《远别离》更通过迷离惝恍的传说来表现对唐玄宗后期政局的隐忧;它们都显得形象鲜明,寓意深刻。《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则借助于神话传说,构造出色彩缤纷、惊心动魄的境界。对《蜀道难》、《远别离》等篇章,前人评为"奇之又奇"(殷□《河岳英灵集》),"变幻错综,窈冥昏默"(胡应麟《诗薮》),正揭示了其诗想象丰富奇幻、语句纵横变化的特色。李白诗歌丰富的想象力在篇幅较长的七言歌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方面明显地可以看出受到屈原的影响。
在体裁方面,李白擅长形式比较自由的古诗和绝句,不爱写格律严整的律诗。《古风》59首是他五古的代表作品。它们继承了阮籍《咏怀诗》、陈子昂《感遇诗》的传统,广泛地表现了对黑暗政治的不满、怀才不遇的感慨和隐遁游仙的消极思想。较之阮、陈之作,表达更显豁,文采更丰富,具有"以才情相胜,宣泄见长"(胡震亨《李诗通》)的特色。他乐府中的五古,继承汉魏六朝乐府民歌的优良传统,注意表现下层人民和妇女的痛苦,如《丁都护歌》、《豫章行》、《子夜吴歌》等,文笔朴素生动,并倾注着诗人洋溢的热情。他的七言古诗(包括乐府七言歌行和一般七古)具有更大的创造性。七言古诗除七言句外,可以兼采长短不齐的杂言句,形式最为自由,便于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如《远别离》、《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等名篇,写景则形象雄伟壮阔,气势磅礴,色彩缤纷,抒情则感情奔放激荡,跳脱起伏,变化多端,具有"风雨争飞,鱼龙百变"、"白云从空,随风变灭"(《唐宋诗醇》)的雄伟奇特的艺术特色。从文学渊源说,这类诗受屈原作品和鲍照《拟行路难》的影响最深。
李白擅长绝句。他的绝句,在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基础上,锻炼提高,更为精警。五绝如《静夜思》、《玉阶怨》等,蕴藉含蓄,意味深长。七绝佳作更多,语言明朗精练,声调和谐优美,写景抒情,深入浅出。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庐山瀑布》其二、《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赠汪伦》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历来评唐代七言绝句,认为李白与王昌龄最称擅场;李攀龙甚至誉为"唐三百年一人"(《唐诗选序》)。李白集中七律最少,仅十多首,也少佳作。五律有70多首,有的写得很好,像《渡荆门送别》、《送友人》、《秋登宣城谢□北楼》等,格律工整,情景交融,说明他能写律诗,只是不爱多写。
李白擅长乐府诗,他钻研、熟悉汉魏六朝的乐府古诗,曾以"古乐府之学"传授少年诗人韦渠牟(《唐诗纪事》卷四十八)。他的集子中有四卷乐府诗,虽用乐府旧题,却能自出新意,写下不少优秀篇什,其卓越成就为历来所肯定。如明代王世贞说:"太白古乐府,窈冥惝恍,纵横变幻,极才人之致。"(《艺苑卮言》卷四)胡震亨说:"太白于乐府最深。古题无一弗拟,或用其本意,或翻案另出新意,合而若离,离而实合,曲尽拟古之妙。"(《唐音癸签》卷九)唐人以乐府古题写诗的,当推李白的成就最为杰出。他的某些歌行和绝句,虽不用乐府题目,也富有乐府诗的风味。
李白反对"雕虫丧天真"(《古风》第三十五)的雕章琢句之风。他诗歌语言的最大特色,可以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明朗自然。具体表现为语言直率自然,音节和谐流畅,浑然天成,不假雕饰,散发着民歌的气息。这主要得力于学习汉魏六朝的乐府民歌。但他不是仅仅学习、模拟民歌语言,而是在学习基础上加以提高,使之更加精练优美,含意深长。他的七言古诗除明朗自然外,语言更以雄健奔放见长。杜甫《春日忆李白》诗称誉李白诗"清新"、"俊逸",道出了它语言风格的显著特色。
李白诗歌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唐代韩愈、李贺,宋代欧阳修、苏轼、陆游,明代高启,清代屈大均、黄景仁、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向李白诗歌汲取营养,受其影响。
李白还有若干词作。《尊前集》著录12首,《花庵绝妙词选》著录 7首。其中《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 3首,体裁实为七言绝句,当时配乐演唱。其他传为李白作的长短句均不甚可信。其中〔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忆秦娥〕"箫声咽"两篇最为著名,《花庵绝妙词选》誉为"百代词曲之祖"。但这两首词没有收入宋本《李太白集》,而始见于宋人笔记,是否李白作品,颇滋后世疑问。明代胡应麟、胡震亨等已疑为后人伪托。现代学者也颇多不信为李白所作,一个主要理由是唐代前期文人词尚处在萌芽状态,文辞体制,都较简朴,而这两首词却是用双调,换韵,语言精练,描写细致,在艺术上很成熟。但有些学者根据盛唐时崔令钦《教坊记》即已著录《菩萨蛮》曲调名等为理由,认为这两首词确是李白所作。这个问题尚无定论。
李白的散文,今存60多篇。也多对偶句,没有摆脱当时流行的骈文风尚。但语言比较自然流畅,与其诗歌风格有相似之处。其中《与韩荆州书》、《春夜宴从弟桃花(一作"李")园序》两文,为后代选本所取,传诵较广。
本集和校注版本唐人所编的李白集子,现在没有流传下来。北宋中期,宋敏求增补旧本李白集,得诗近千首,曾巩为之考定次序,在一部分诗题下注明写作地点。稍后晏知止予以校正刊行,为《李太白文集》30卷,刻于苏州,世称"苏本"。后又有根据苏本翻刻的蜀本,是现存最早的李白集,原为清代藏书家收藏,康熙年间缪曰□据以翻刻,世称缪本。蜀本原刻(大约刻于北宋末叶、南宋初年)现藏日本静嘉堂文库,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曾影印问世。
最早为李白集作注者,是南宋杨齐贤的《李翰林集》25卷,注释颇为繁富。元初萧士□删补杨注,撰成《分类补注李太白集》25卷,大致详赡,但仍嫌繁芜而有疏漏。明代胡震亨撰《李诗通》21卷,一般典实不注,偶下己见,并驳正旧注之误。清代乾隆年间,王琦汇集旧注,补充订正,编成《李太白文集》36卷,采择宏富,注释详备。最后6卷,1卷为年谱,其余5卷分类辑录有关李白生平和作品的资料。明代朱谏曾作《李诗辨疑》 2卷,摘举李白诗200多首指为伪作,但大抵多凭臆断。李白集子中,如《草书歌行》、《笑歌行》、《悲歌行》等,经后人考辨,目前可断为伪作者,不过20来首,清代末叶,黄锡□增订王琦旧谱编有《李太白年谱》,较旧谱内容更为详细。黄氏又撰《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一种,用力颇勤,虽编次不尽恰当,但对深入研究李白诗歌,颇有帮助,今人瞿蜕园、朱金城编有《李白集校注》,以前此杨齐贤至王琦各家旧注为基础,旁搜唐宋以来有关诗话、笔记、考证资料以及近人研究成果,加以笺释补充,并考订缪误;又以王琦注本为底本,参考各本,撰成较详细的校记,是迄今为止李白集注释中最详备的本子。
关于研究李白的著作。"五四"以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有李长之著《道教徒诗人李白及其痛苦》、戚惟翰著《李白研究》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詹□著《李白诗文系年》、《李白诗论丛》、王运熙等著《李白研究》等。除此以外,还有不少单篇论文,中华书局曾选择其一部分较有代表性的,于60年代编成《李白研究论文集》出版。
宁波的家乡风俗
宁波的风俗有舞狮,赛龙舟等。农历的十二月廿三,宁波人称之为小年,据说这天是灶君菩萨生日,每户人家当晚就要用祭灶果供灶君生日,宁波人又把这一也称为祭灶夜,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因是一年中最早一次月圆,故称上元节。
十三日为上灯夜,十八日为落灯夜,期间为灯节,宁波,简称甬,是浙江省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
宁波的民俗
地处浙东的宁波在越文化的长期影响下,在优越的自然环境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风俗,在宁波市宁海县一带较为流行,一般在夏历正月或佛教有关节日,数十名农民组队,去各村轮流舞狮,以示敬祖迎神、辟邪祛妖。
城乡赛龙舟主要在池塘、河流和湖泊中举行,龙舟分青龙、黄龙、白龙等,赛龙舟一般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和八月十六举行。前者相传是楚国爱国诗人、三闾大夫屈原投汨罗江的日子,划龙舟,表示人们竞相营救,后者则为宁波的中秋节。
冬至吃番薯汤果,在宁波的传统习俗中,番薯汤果是冬至必吃的美食之一,番和翻同音,在宁波人的理解中,冬至吃番薯,就是将过去一年的霉运全部翻过去。
宁波最新消息今天
宁波现在是属于正常市场的城市,因为宁波疫情管控已经放的比较宽松,很多用户都可以正常进入宁波,因此宁波的经济正在慢慢的恢复到三年以前的繁荣。
宁波渔文风俗有哪些
过冬了。先整条过冬的风俗吧。
宁波人过冬至风俗:旧时各家以芦_粉搓圆子,叫芦_汤果。后渐改为糯米粉圆子,加番薯粒,叫番薯汤果。先供灶神,再全家吃。俗称“冬至小年夜”,俚语“冬至大如年,皇帝佬倌要谢年”。这天长辈嘱咐小孩不可啼哭,大人也不打骂小孩,不可摔坏东西,否则视为不吉利。大族开祠堂门,具牲礼神祭祖,按丁分麻饼或分碗,女性不计在内。大户人家在家祭祖,做“冬至羹饭”。祭祀陈设禁用红色,烛用绿色,馒头盖蓝色戳子,谓可“压火”保安。冬至前夕,称“冬至夜”,出嫁女儿须回夫家。俗谚“嬉嬉夏至日,睡睡冬至夜”,因冬至夜最长,夏至夜最短。是夕,睡前须洗脚,说是夕洗脚,冷天不开裂。这夜要比平常睡得早,以祈好梦。谓“冬至前夜梦最灵”,冬至早晨相互传梦,长者为小辈“圆梦”,亦有赶至慈溪清道观求梦者。冬至正时辰,抛掷萝卜至屋瓦上,经雨淋日晒成干后,收集挂壁上,俗称“冬至萝卜”,说可治痢疾。以上习俗多已不行,但冬至后民间仍视为吃补药、服补品的进补季节。
再贴些别的。呵呵。
庙祀
民国《鄞县通志?舆地志?庙社》载:“今之庙,即古之社也。古者,人民聚落所在必奉一神以为社,凡期会要约,必于社申信誓焉。故村社之多寡,即可觇其时民户之疏密,此讲地方史者所当注意也。兹编所载,虽不尽如上所谓,然神庙多处,其民居亦盛,村落凋亡地,其神庙亦多废圮,于此亦可考见地方今昔兴衰之故。盖神社虽亦属迷信之一,而其起源则与僧寺、道院绝殊,不可不表而出之也。”约在1933年,鄞县城乡共有517处庙祀,其中当时城区有159处,这是崇神、信鬼、好祀的民间习俗的表现。《鄞县通志》所载“庙社一览表”的栏目,有名称、地址、所祀之神、庙社组织、建修年月、庙下户口、庙会报赛、地图纵横线交点、备注。在城区社庙中,庙下户口在千户以上的摘录于下:
新水仙庙在惠政镇偃月街,祀水仙渊灵侯。庙社组织分周、韩、林、江、施五堡。宋时建,郡守赵以夫撰有碑记。清乾隆四十九年重修,全祖望撰有碑记。咸丰十一年毁于兵,同治二年重葺。庙下户口一千四百余户、六千余人。旧例元宵灯祭,八月十五日为神诞期,演戏致祭,今皆停止。是庙,传为阿育王龙神之行馆。
汤君庙在清洁镇惊驾桥下,祀敕封明济侯汤华。庙社组织分仁、义、礼、智、信五柱。唐元和间建,清雍正十一年重建,乾隆四十七年重修。嘉庆四年重建,道光十八年、咸丰九年、光绪二十七年三次重修。庙下户口约二千数百户。夏历六月五日为神诞期,演戏、奉牲祭神。庙内旧有壁画。
栎木庙在栎木镇栎木巷,祀鄞令张峋。庙社组织分潜龙漕、仇毕、舟孟桥、荷花庄等十八堡,每两堡推委员一人,共九人主持庙事。明时建,清代屡有修葺,董沛有记。庙下户口约数千户。夏历二月十二日为神诞期,致祭演戏,八月十六日神像出巡每堡,今已停止。相传神有功翦马,今各营于中秋日设祭,谓张峋有功德于民,民故报以庙食。
白马庙在栎木镇李家桥畔,祀神失考,惟据卢友炬撰序,谓与西街白马庙神同。庙社组织与栎木庙同。建于清光绪间,堡下王鹤亭重修。民国年间被风所毁,里人毛佑清、陆熊飞、林康年等募捐修葺。庙下户口与栎木庙同。夏历十月二十四日里人奉牲祭祀,今仍相沿不改。庙仅一楹,其半为行人憩息所。
显德庙在泗州乡南偏,祀敕封灵徵侯王姚器。庙社组织分东南西北四堡四柱。元大德间都漕运万户卢荥捐址建,明成化元年卢禹、卢常大加修葺,清乾隆五十七年重修,同治五年又修,民国三年四堡又捐资重建。庙下户口一千三百八十六户、五千八百四十余人。堡下岁时致祭。
赛会
旧时城乡均有迎神赛公,名目各异,规模不一,祈神保佑“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赛会行列,一般备有会旗一面作前导。头牌4只,系长方形玻璃框灯,上书某某社,下有执柄。神轿一般8人扛抬,嵌镶精致,八面玲珑。轿前对锣两副,前后左右护卫“兵勇”8人,开锣喝道。神前仪仗,銮驾全副或半副,置神轿前列队行进,肃静、回避等执事牌,俗称硬脚牌8面。万民伞,黄缎绣制,列神轿后。妇女神出殿加掌扇二面,由女童执掌。假扮男女“犯人”者随后,多系在身患重病时于神前“许愿”者,身着罪衣,架枷上铐,或双手背绑,插有斩旗,甚至有在手腕肉里钩挂铜香炉点“肉心灯”者,俯首“伏罪”行进。至闹区时,挑炮担者快步直冲,所用“翘扁担”乘势上下,忽高忽低,引人瞩目。放铳队,铳手4人或6人,执铳鸣放。队伍出发前,最先为报马,马头缀绒球,驰至各处先行各知。
每逢会期,会社参赛,一般有号马一对,号手2人,在马上吹奏长胡筒。彩马,马鞍上扎五彩绸篷,上坐青年女子,自拉自唱。抬阁,高约2丈,16人扛抬,每台有4个男女孩童扮演,有“麻姑献寿”、“昭君出番”等戏剧人物。大旗,杆高3丈,绸制,约2丈见方,由强壮年青人擎持,以能独手悬空持旗疾行者为优。鼓船,前后4人扛抬,船内置鼓手一人司打,船外右侧挂大锣小锣多面,亦由一人敲打。两旁有管弦乐手班,不绝吹打前进。后有高跷、造趺,狮子舞、龙舞、大头和尚等各种民间艺术形式,还有各式灯彩,内有九连灯,在长木架上装置方形玻璃灯9盏,各盏灯内燃烛,由一人肩负。出赛时斗奇竞巧,沿途观者如潮。
城区赛会
二月赛会又称“后灯头”,庙里挂灯结彩,说书、演戏。江东栎木庙菩萨出殿,也叫迎神赛会。昔有“栎木庙菩萨催种田,太保庙菩萨催送年”之说。
四月半会四月十一日至十三日,祀五都神,故称都神会,俗叫“四月半会”。以街坊和各行业同行为庙社,分东南西北四柱,内有湖西老文华社、南路协兴社、西路风云社会和江厦文英社、三星社、彤云社及翰香社、得胜社等,其中彤云社为糖行街所出,灯彩法器,五光十色,尤为华丽。会器有大令旗、头牌、硬脚牌、旗锣、十番锣鼓、抬阁、鼓亭、纱船、珠龙、玉象、彩马、九连灯等。1869年四月十三日,行会时观者塞途,过新江桥时英人依旧要收每人4铜板的过桥费,致人挤桥断,溺死四百余人,故有俗俚:“好看彤云社,翻落江桥下。”行会途经府、县、提、道衙门,皆设香案迎神,并赏以银牌、果包。届时,街坊、同行和富豪人家竞相献爵,闹市搭彩牌楼,入晚放焰火。1892年因大校场兵民赛会发生械斗,始废止不行。
九月半会九月半,城区各街坊奉祠庙神像出巡街市,谓之“杜夥”,亦称“社火”,又叫九月半会。仪仗彩亭前导,金鼓杂剧,各相竞巧。行会队伍中有自我作囚者,蓬头垢面,脚镣手铐,绳捆索绑,亦有点“肉身灯”者。
十月朝会十月初一,府城隍庙设醮育经,朝迎神像抬至北门外厉坛,恤醮孤魂,祭毕回殿。称“十月醮”,亦叫十月朝会。
乡村赛会
礼拜会二月至五月间举行。鄞县南乡姜山镇礼拜会,每逢闰年举行,每次赛会三四天,分东西南北4路,日间巡村,夜间巡镇,往往因迎神争先后酿成械斗。镇海柴桥镇礼拜会,由芦江庙柱主办,神轿内供奉芦江庙神像,半月内依次巡行各村,夜入街市,称为“排街”。
青苗会四五月插秧后、稻苗转青时举行,祈求风调雨顺、大熟年成。镇海柴桥镇青苗会,以大溟村为会集地,会期3天,白天巡村,夜间巡柴桥街。
稻花会于早稻朗花季节举行,祈求丰收,无固定神祗和会期。一般先祀当地庙神,旋以仪仗、头牌、彩亭为前导,高抬木牌神位,放铳放炮仗,敲锣击鼓,庙下子民列成长龙殿后,巡行于田头村道。旧时鄞县西乡鄞江桥、东乡邹溪、南乡茅山和镇海大契、昆亭等地均有此习俗。
台阁会三北地区迎神赛会以台阁特高著名,谓之“台阁会”,说是在台阁上神艺给神灵观赏。一些豪富大族,斗奇竞巧。慈溪县沈师桥台阁尤为著称,俗称“三北高台阁”,1932年赛会时,台阁高至5丈,有10座左右,台阁之上有少中小孩串扮戏剧人物造型,每座台阁有扛抬及照护人员百余人。
高桥会相传为纪念南宋抗金高桥之捷而立。《四明谈助》卷四记:张循王庙,宋宝佑五年吴制相潜既成高桥于其西,作新庙肖像祠焉。全祖望《鲒奇亭集》撰有《改高桥张俊庙议》,认为不应祀张俊,应祀其另外所列七八,谓:“有功矣而不祀,乃祀张俊,非所谓苍黄舛缪者欤?”至民国《鄞县通志?舆地志?庙社》中,在高桥镇已无张循王庙。故高桥会抬何神祗出殿,尚不清楚。
高桥会会脚遍及高桥、白岳、望春、集士港、横街头,由鄞西12个乡镇联合举行。庙社社头由五柱头组成,五柱亦即五社,即为高桥的长生社、集士港的震生社、卖面桥的永丰社、西陆的风云社、新庙跟的灵仪社。1946年重开赛会时,会社增加8个,共有13个,会期三四天,赛会时聚众新万,队伍长达数里。迎赛队伍从高桥出发,先至望春桥石将军庙,行至城区望京桥折回,至凤岙过横街头返回。赛会会规,有“净街吃素”,街道清洁,屋棚拆除,烘缸出净并加盖,不准外晾衣裤,庭室干净;各家吃素,各柱每十户指派一人监督检查,若发现食荤者,劝说无效则罚款。迎赛三四天内,尤其是放铳炮、抬菩萨者,夫妻不可行房事,以示对神的虔诚,高神会会器众多,赛会时3000余会众几无空手者,以类计有二三十种,有大令旗10余面,鼓亭、沙船20多杠,抬阁40多杠,其余如九连灯、踏高跷、女跑马,甩彩瓶、三百六十行等。横河村吴家创建的祖传“野人会”,扮演6个野人、6只白猴,边走边表演野人、猴子动作姿态。也有扮成狮子、白象、老虎、豹、猴子、猩猩等动物,尚有9条九节小龙、5条二十四节老龙,舞龙者转盘变化,在神像两旁护卫。赛会过程中,沿途“爵献”多达百余处。且有抢抬神轿的习俗,谓神轿至本地界,定要本地人去抬,否则“风水”要被别村占去,故常因抢抬神轿而发生殴斗,俚称“勿打勿算会”。1946年后,高桥会未再举行。
纸会又称提灯会。鄞县黄古林、布政市、清道乡一带,正月元宵节兴行纸会。黄公林庙,祀汉夏黄公,庙社分10堡,庙下户口四千余乡。旧例正月灯祭,夜间提灯赛会,火球旋甩,灯彩纷呈,鸣炮放铳,兼有饰作无常、判官、小鬼者穿插表演。不少观者乘船而来,河面船赛。距此庙3里的俞家宅跟,有圣女黄姑祠,俗称娘娘庙,祀昭惠庙神黄伯玉之女,庙下户口五六百户。夏历八月二十三日,村人迎庙神至俞氏老祠堂,当晚回殿,是晚演戏,亦行纸会。
庙会市集
旧时,城乡大型市集多与祀神赛会相连。鄞县鄞江桥它山庙会,每年有三月三日、六月六日、十月十日三次。三月三日庙会插秧在即,上市商品多为犁耙、锄头、粪桶、蓑衣、戴笠等。六月六日庙会,在早稻收获前,上市商品多为竹箩、蔑簟、扫帚、畚斗、镰刀等。十月十日庙会,晚稻收割,天气转冷,农民山民多采办冬令商品衣着之类,交易兴旺。期间,鄞江之上“乌山船”挤江,章溪上竹排、“小滩船”满溪,它山庙演戏,大街小巷,人山人海。当地店铺老板数月前即至宁波办货,城区商家、行贩涌至,贳房屋,租摊基,搭蓬账,临时设店摆摊。三教九流均赶集凑热闹,有算命测字、游方郎中、“祝由科”、拔火罐、卖膏药、变戏法、拔牙齿、吹糖孩、唱小热错卖梨膏糖、“打铜宝”、强讨饭等等。遇纠纷事发,由庙会社头出面调解、裁决。
建国后,迎神赛会已废止不行,庙会市集仍有举办。
躲债庙躲债
旧时过年又称年关,俗俚“欠债勿过年”,人欠、欠人须在年底结清。除夕,商号、财主派人讨债,“自昏达旦,络绎于道”。穷人、负债者无法还债,被迫躲避至城区义庄庙、镇海城内二圣庙。此两庙均为躲债之处,债主不敢入内逼讨,相沿成习,俗称“躲债庙”。躲过此夜,正月初一不讨债,以暂缓急难。
义庄庙,《鄞县通志?舆地志?庙社》记:“义庄庙,花园镇三支街底,祀楼氏司庄之神,明时建。”注曰:“楼氏义庄在昼锦坊,今坊后傍日湖有庙,盖即其司庄之神,俗称躲债庙。”相传清时有一陈姓女子居住义庄庙旁,因欠一元钱房租,被房东威逼入庙自尽,以后此庙成为穷人躲债诉苦地方。是夜,穷人聚集,债主怕犯众怒不敢入庙,有行善者夜备粥饭菜肴供应躲债者。今尚存庙堂5间,移作他用。
二圣庙,在镇海县城北城脚下,原祀关、岳两神,香火冷落。相传某年除夕,有一欠债者躲入庙内避过年关,此事传扬后,躲债者议定除夕有进庙逼债者群起攻之,债主不敢入庙。后相沿成习。
此外,相传慈溪周巷乌俞庙也是除夕躲债之处,亦被称为“躲债庙”。
建国后,人民生活逐步改善,“躲债庙”已成为历史陈迹。
请龙求雨
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礼俗?迷信》载:“请龙。农民遇久旱,则请龙,约邻村农民舁境庙之神往龙潭祷求,偶见水中有蛇、鳗或蛙、鱼等动物浮出即以为龙,置诸缸内,请之而归。要求邑之长官,跪拜供奉如神,或醵赀演戏以敬之。俟雨下乃送回。”
旧时,宁波各县请龙求雨,大体类同,亦有稍异者。鄞县瞻歧地方请龙王,先遣人夜入龙王庙,用麻袋套住神像,抬到当地庙内供奉,称“偷龙王”。数日后仍不雨,则把神像置于烈日下,让“龙王”尝一尝久旱不雨、烈日曝晒之苦,但又恐晒坏神像,乃戴以笠帽、披以蓑衣,称“晒龙王”。再不雨,则相约往“龙潭”请龙求雨。事先遣人鸣锣通告“禁涂”,不准鱼虾上市,各家“净灶吃素”,食荤者处罚。瞻歧附近称龙潭者有四处,但当农民却信远在镇海三山岩头龙潭“老龙”。午夜出发,抵达后供祭潭边,双手合十跪地,念伴诵“龙王经”,请“龙”显身。时已派好数名青年,手持捞具环潭侍立,一见水上有浮游动物,眼明手快,立即将“龙王”网住,放入“圣瓶”。随后族长许愿,如不日赐雨,即演戏“谢龙”。迎归后供祭在庙内神座前的神案上,昼夜有人轮流“值圣”,族内大户轮供“圣头饭”,每日上香祭供三次,谓之“侍雨”。久旱则雨,适降甘霖,则视为“灵验”,开演“谢龙”戏、行纸会,最后送回龙潭。稍有不同者,有些地方“请龙”时由族长或念伴跪在潭边,用铜锣从潭中兜起浮游动物。有的地方凡加入请龙队伍的人,皆手执小旗,烈日晒头,不得戴草帽,脚穿草鞋或蒲鞋,表示虔诚,以感动“龙王”。
先兆信仰
吉兆旧时,出门逢喜鹊叫,谓报喜;遇棺材,说是有官有财。晨出遇送娘,谓空出满归。能有幸看到“海市蜃楼”,视为大吉,民间叫看到“开天门”。燕子来宅做窝,红下巴燕子来谓吉,白下巴燕子来说是平常。灯烛结芯兆喜事,说是“昨夜开灯花,今日财帛临我家”。灶火爆响、蜘蛛掉下、筷笼取筷偶落一根、饭桌筷子多放等,兆有客到;梳子掉地,谓有贵客来临。左眼皮上下跳兆喜,说是“上跳财、下跳喜”。
凶兆旧时,出门听到乌鸦叫,谓不祥;遇乌屎撒身,尤其是撒头顶,谓有灾难临头,须立即吐口唾沫解魇;遇花轿,视为不利;遇红沙遮日,谓兆区,说是“出门遇红沙,到老难还家”。花轿遇花轿,谓不吉,须抢左道开路。深夜听到犬叫如哭声或九头鸟叫,谓凶兆。两头蛇出现主凶;见家蛇示不吉,须撒茶叶拌米,口念:“顺顺利利快回笼去。”鸡飞上屋顶,谓将有火灾。猫上屋顶拜月,谓将会生“邪病”,须立即拾石掷猫。指甲上有白点,称“淘气星”,谓将发生气恼事情。
算命瞎子
凄凉的胡琴拉长了下午,
偏街小巷不见个主顾;
他又抱胡琴向黄昏诉苦:
空走一天只赚到孤独!
他能把别人的命运说得分明,
他自己的命运却让人牵引:
一个女孩伴他将残年度过,
一根拐杖尝尽他世路的坎坷!
1950.11.8
灵感
你光彩照人的热带小鸟,
欢喜在我头顶来回飞绕,
每次在我的掌中挣脱,
只落下一片蓝色的羽毛。
我把它拾起插在帽边,
行人看到都异常惊羡。
哦,我怎能捉回飞去的小鸟,
让他们象我样看个完全!
1952.10.10
饮一八四二年葡萄酒
何等芳醇而又鲜红的葡萄的血液!
如此暖暖地,缓缓地注入了我的胸膛,
使我欢愉的心中孕满了南欧的夏夜,
孕满了地中海岸边金黄色的阳光,
和普罗旺斯夜莺的歌唱。
当纤纤的手指将你们初次从枝头摘下,
圆润而丰满,饱孕着生命绯色的血浆,
白朗宁和伊丽莎白还不曾私奔过海峡,
但马佐卡岛上已栖息乔治桑和肖邦,
雪莱初躺在济慈的墓旁。
那时你们正累累倒垂,在葡萄架顶,
被对岸非洲吹来的暖风拂得微微摆荡;
到夜里,更默然仰望着南欧的繁星,
也许还有人相会在架底,就着星光,
吮饮甜于我怀中的甘酿。
也许,啊,也许有一颗熟透的葡萄,
因不胜蜜汁的重负而悄然坠下,
惊动吻中的人影,引他们相视一笑,
听远处是谁歌小夜曲,是谁伴吉打;
生命在暖密的夏夜开花。
但是这一切都已经随那个夏季枯萎。
数万里外,一百年前,他人的往事,
除了微醉的我,还有谁知道?还有谁
能追忆哪一座墓里埋着采摘的手指?
她宁贴的爱抚早已消逝!
一切都逝了,只有我掌中的这只魔杯,
还盛着一世纪前异国的春晚和夏晨!
青紫色的僵尸早已腐朽,化成了草灰,
而遗下的血液仍如此鲜红,尚有余温
来染湿东方少年的嘴唇。
1955.9.29
自三十七度出发
自三十七度出发,地心的吸力重了。
我如登陆于木星,骤增为二百七十四磅,
看十一个月在太空旋转。
站在白垩纪的活火山上,独自和恐龙群搏斗。
地球痉挛着,若行星之将出轨,
七色火在四周吐毒蟒的舌头。
群鬼哗变着,冲出地狱的大铁门,
而且鼓噪着,追逐于我的背后;
梦魇骑我,向大峡谷的悬崖狂奔。
只有灵魂亮着,屹立于回忆的海啸。
心的热带,摄氏四十度,白血球和红血球
在血巷中赛马。
最后,一切都归于沉寂。
宇宙于一只停了的表,我醒来,在白色的南极。
护士立在我身旁,一头胖胖的雌企鹅。
伸右鳍摸一摸扁平的躯体,
血冷了,我发现自己是一尾鱼。
1957.9.9
西螺大桥
矗然,钢的灵魂醒着。
严肃的静铿锵着。
西螺平原的海风猛撼着这座力图案,美的
网,猛撼着这座
意志之塔的每一根神经,
猛撼着,而且绝望地啸着。
而铁钉的齿紧紧咬着,铁臂的手紧紧握着
严肃的静。
于是,我的灵魂也醒了,我知道
既渡的我将异于
未渡的我,我知道
彼岸的我不能复原为
此岸的我。
但命运自神秘的一点伸过来
一千条欢迎的臂,我必须渡河。
面临通向另一个世界的
走廊,我微微地颤抖。
但西螺平原的壮阔的风
迎面扑来,告我以海在彼端,
我微微地颤抖,但是我
必须渡河!
矗立着,庞大的沉默。
醒着,钢的灵魂。
1958.3.13
招魂的短笛
魂兮归来,母亲啊,东方不可以久留,
诞生台风的热带海,
七月的北太平洋气压很低。
魂兮归来,母亲啊,南方不可以久留,
太阳火车的单行道,
七月的赤道炙行人的脚心。
魂兮归来,母亲啊,北方不可以久留,
驯鹿的白色王国,
七月里没有安息夜,只有白昼。
魂兮归来,母亲啊,异国不可以久留。
小小的骨灰匣梦寐地在落地窗畔,
伴着你手载的小植物们。
归来啊,母亲,来守你火后的小城。
春来来时,我将踏湿冷的清明路,
葬你于故乡的一个小坟,
葬你于江南,江南的一个小镇。
垂柳的垂发直垂到你的坟上,
等春来来时,你要做一个女孩子的梦,
梦见你的母亲。
而清明的路上,母亲啊,我的足印将深深,
柳树的长发上滴着雨,母亲啊,滴着我的回忆,
魂兮归来,母亲啊,来守这四方的空城。
1958.7.14晚
新大陆之晨
零度。七点半。古中国之梦死在
新大陆的席梦思上。
摄氏表的静脉里,
一九五八年的血液将流尽。
风,起自格陵兰岛上,
意溜冰者的来势,滑下了
五大湖的玻璃平原。
不久我们将收到,自这些信差的袋里,
爱斯基摩人寄来的许多
圣诞卡片。
早安,忧郁。早安,寂寞。
早安,第三期的怀乡病!
早安,夫人们,早安!
烤面包,冰牛奶,咖啡和生菜
在早餐桌上等我们去争吵,
去想念燧人氏,以及豆浆与油条。
然后去陌生的报上寻吝啬的消息。
然后去信箱里寻希望的尸体。
然后去林荫道上招呼小松鼠们。
然后走进拥挤的课堂,在高鼻子与高鼻子,
在金发与金发,在Hello与Good Morning之间,
坐下。
坐下,且向冷如密歇根湖的碧瞳
碧瞳
与碧瞳,照出吴玲少年的影子,
照出自北回归线移植来的相思树的影子。
然后踏着艺术馆后犹青的芳草地
(它不认识牛希济),
穿过爱奥河畔的柳荫
(它不认识桓温),
向另一座摩天楼
(它不认识王粲)。
当千里目被困于地平线,我说:
“虽信美而非吾土兮,
曾何足以少留!”
火车来自芝加哥,
驰向太平洋的蓝岸。
汽笛的长嘶,使我的思想出轨——
我在想,一九五九年的初秋,
旧金山的海湾里,
有一只铁锚将为我升起,
当它再潜水时,它会看见
基隆港里的中国鱼。
而此刻,七点半,零度。
摄氏表的静脉里,
一九五八的血液还没有流尽。
早安,忧郁!早安,寂寞!
早安,第三期的怀乡病!
早安,黑眼圈的夫人们,早安,早安!
1958.11.5
登圆通寺
用薄金属锤成的日子
属于敲打乐器
不信,你可以去叩地平线
这是重阳,可以登高,登圆通寺
汉朝不远
在这声钟与下声钟之间
不饮菊花,不佩茱萸,母亲
你不曾给我兄弟
分我的哀恸和记忆,母亲
不必登高,中年的我,即使能作
赤子的第一声啼
你在更高处可能谛听?
永不忘记,这是你流血的日子
你在血管中呼我
你输血,你给我血型
你置我于此。灾厄正开始
未来的大劫
非鸡犬能代替,我非桓景
是以海拔千尺,云下是现实
是你美丽的孙女
云上是东汉,是羽化的母亲
你登星座,你与费长房同在
你回对流层之上
而遗我于原子雨中,呼吸尘埃
1961年重九,三十四岁生日
莲的联想
已经进入中年,还如此迷信
迷信着美
对此莲池,我欲下跪
想起爱情已死了很久
想起爱情
最初的烦恼,最后的玩具
想起西方,水仙也渴毙了
拜伦的坟上
为一只死蝉,鸦在争吵
战争不因海明威不在而停止
仍有人欢喜
在这种火光中来写日记
虚无成为流行的癌症
当黄昏来袭
许多灵魂便告别肉体
我的却拒绝远行,我愿在此
伴每一朵连
守小千世界,守住神秘
是以东方甚远,东方甚近
心中有神
则莲合为座,莲叠如台
诺,叶何田田,莲何翩翩
你可能想象
美在其中,神在其上
我在其侧,我在其间,我是蜻蜓
风中有尘
有火药味,需要拭泪,我的眼睛
1961.11.10
春天,遂想起
春天,遂想起
江南,唐诗里的江南,九岁时
采桑叶于其中,捉蜻蜓于其中
(可以从基隆港回去的)
江南
小杜的江南
苏小小的江南
遂想起多莲的湖,多菱的湖
多螃蟹的湖,多湖的江南
吴王和越王的小战场
(那场战争是够美的)
逃了西施
失踪了范蠡
失踪在酒旗招展的
(从松山飞三小时就到的)
乾隆皇帝的江南
春天,遂想起遍地垂柳
的江南,想起
太湖滨一渔港,想起
那么多的表妹,走过柳堤
(我只能娶其中的一朵!)
走过柳堤,那许多表妹
就那么任伊老了
任伊老了,在江南
(喷射云三小时的江南)
即使见面,她们也不会陪我
陪我去采莲,陪我去采菱
即使见面,见面在江南
在杏花春雨的江南
在江南的杏花村
(借问酒家何处有)
何处有我的母亲
复活节,不复活的是我的母亲
一个江南小女孩变成我的母亲
清明节,母亲在喊我,在圆通寺
喊我,在海峡这边
喊我,在海峡这边
喊,在江南,在江南
多寺的江南,多亭的
江南,多风筝的
江南啊,钟声里
的江南
(站在基隆港,想——想
想回也回不去的)
多燕子的江南
1962.4.29午夜
中元夜
——上穷碧落下黄泉
两处茫茫皆不见
月是情人和鬼的魂魄,月色冰冰
燃一盏青焰的长明灯
中元夜,鬼也醒着,人也醒着
人在桥上怔怔地出神
伸冷冷的白臂,桥拦拦我
拦我捞李白的月亮
月光是幻,水中月是幻中幻,何况
今夕是中元,人和鬼一样可怜
可怜,可怜七夕是碧落的神话
落在人间。中秋是人间的希望
寄在碧落。而中元
中元属于黄泉,另一度空间
如果你玄衣飘飘上桥来,如果
你哭,在奈何桥上你哭
如果你笑,在鹊桥上你笑
我们是鬼故事,还是神话的主角?
终是太阳侵侵,幽光柔若无棱
飘过来云,飘过去云
恰似青焰缭绕着佛灯
桥下燐燐,桥上燐燐,我的眸想亦燐燐
月是盗梦的怪精,今夕,回不回去?
彼岸魂挤,此岸魂挤
回去的路上魂魄在游行
而水,在桥下流着,泪,在桥
上流
1962.八月十五.中元次夕
在冷战的年代
在冷战的年代,走下新生南路
他想起那热战,那热烘烘的抗战
想起芦沟桥,怒吼,桥上所有的狮子
向武士刀,对岸的樱花武士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
是故乡”,想起一个民族,怎样
在同一个旋律里咀嚼流亡
从山海关到韶关。他的家
在长城,不,长江以南,但是那歌调
每一次,都令他心酸酸,鼻子酸酸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
歌,是平常的歌,不平常
是唱歌的年代,一起唱的人
一起流亡,在后方的一个小镇
一千个叮咛,一千次敲打
邮戳敲打谁人的叮咛
两种面貌是流亡的岁月
正面,是邮票,反面,是车票
一首旧歌,一枚照明弹
二十年前的记忆,忽然,被照明
在冷战的年代,走下新生南路
他想起,那音乐会上,刚才
十七岁,最多是十八岁,那女孩
还不曾诞生,在他唱歌的年代
今夜那些听众,一大半,还不曾诞生
不知道什么是英租界,日本租界
滇缅路,青年军,草鞋,平价米,草鞋
空空洞洞,防空洞中的岁月,“月光光
照他乡”,月光之外,烧夷弹的火光
停电夜,大轰炸的前夜,也是那样
那样一个晚会,也是那样
好乖好灵的一个女孩
唱同样的那一只歌,唱得
不好,但令他激动而流泪
“不要难过了”,笑笑,她说
“月亮真好,我要你送我回去”
后来她就戴上了他的指环
将爱笑的眼睛,盖印一样
盖在婷婷和幺幺的脸上
那竟是——念多年前的事了
天上的七七,地上的七七
她的墓在观音山,淡水对岸
去年的清明节,前年的清明
走下新生南路,在冷战的年代
他想起,冷冷清清的公寓
一张双人旧床在等他回去
“月亮真好,我要你送我回去”
想起如何,先人的暮在大陆
妻的墓在岛上,幺幺和婷婷
都走了,只剩下他一人
三代分三个,不,四个世界
长城万里,孤蓬万里,月亮真好,他说
一面走下新生南路,在冷战的年代
1968.5.7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972.1.21
长城谣
长城斜了,长城歪了
长城要倒下来来啊长城长城
堞影下,一整夜悲号
喉咙叫破血管
一腔热
嘉峪关直溅到山海关
喊人,人不见
喊鬼,鬼不见
旋天转地的晕眩,大风沙里
砖石一块接一块
一块接一块砖石在崩裂
摇撼比战国更大的黑影
压下来,压向我独撑的血臂
最后是楼上,众人推墙
霹霹雳雳的一阵洗牌声
拍我惊醒
1972.10.20
大江东去
大江东去,浪涛腾跃成千古
太阳升火,月亮沉珠
哪一波是捉月人?
哪一浪是溺水的大夫
赤壁下,人吊髯苏犹似髯苏在吊古
听,鱼龙东去,扰扰多少水族
当我年老,千尺白发飘
该让我曳着离骚
|女弱||女弱|的离骚曳我归去
汨罗,采石矶之间让我游泳
让不朽的大江为我涤罪
冰肌的江水祝我永生
恰似母亲的手指,孩时
呵痒轻轻,那样的触觉
大江东去,千唇千靥是母亲
舔,我轻轻,吻,我轻轻
亲亲,我赤裸之身
仰泳的姿态是吮吸的姿态
源源不绝五千载的灌溉
永不断奶的圣液这乳房
每一滴,都甘美也都悲辛
每一滴都从昆仑山顶
风里霜里和雾里
荒荒旷旷神话里流来
大江东去,龙势矫矫向太阳
龙尾黄昏,龙首探入晨光
龙鳞翻动历史,一鳞鳞
一页页,滚不尽的水声
胜者败败者胜高低同样是浪潮
浮亦永恒沉亦永恒
顺是永恒逆是永恒
俯泳仰泳都必须追随
大江东去,枕下终夜是江声
侧左,滔滔在左耳
侧右,滔滔在右颊
测测转转
挥刀不断
失眠的人头枕三峡
一夜轰轰听大江东去
1972.11.13
飞将军
两千年的风沙吹过去
一个铿锵的名字留下来
他的蹄音敲响大戈壁的寂寂
听,匈奴,水草的浅处
脸色比惊惶的黄沙更黄
他的传说流传在长安
谁不相信,灞桥到灞陵
他的长臂比长城更长
胡骑奔突突不过他的臂弯
柳荫下,汉家的童子在戏捉单于
太史公幼时指过他北影
弦声叫,矫矫的长臂抱
咬,一匹怪石痛成了虎啸
箭羽轻轻在摇
飞将军,人到箭先到
举起,你无情的长臂
杀,匈奴的射雕手
杀,匈奴的追兵
杀,无礼的亭尉你无礼
杀,投降的美人
杀,白发的将军,大小七十余哉
悲哀的长臂,垂下去
1973.7.18
小褐斑
如果有两个情人一样美一样的可怜
让我选有雀斑的一个
迷人全在那么一点点
你便是我的初选和末选,小褐斑
为了无端端那斑斑点点
蜷在耳背后,偎在唇角或眉尖
为妩媚添上神秘。传说
天上有一颗星管你脸上那汗斑
信不信由你,只求你
不要笑,笑得不要太厉害
靥里看你看得人眼花
凡美妙的,听我说,都该有印痕
月光一满轮也不例外
不要,啊不要笑得太厉害
我的心不是耳环,我的心
经不起你的笑声
荡过去又荡过来······
1975.8.2
唐马
骁腾腾兀自屹立那神驹
刷动双耳,惊诧似远闻一千多前
居庸关外的风沙,每到春天
青青犹念边草,月明秦时
关峙汉代,而风声无穷是大唐的雄风
自古驿道尽头吹来,长鬃在风里飘动
旌旗在风里招,多少英雄
泼剌剌四蹄过处泼剌剌
千蹄踏万蹄蹴扰扰中原的尘土
叩,寂寞古神州,成一面巨鼓
青史野史鞍上镫上的故事
无非你引领仰天一悲啸
寥落江湖的蹄印。皆逝矣
未遂豪杰俱逝的你是
失群一孤骏,失落在玻璃柜里
软绵绵那绿绸垫子垫在你蹄下
一方小草原驰不起战尘
看修鬣短尾,怒齿复瞋目
暖黄冷绿的三彩釉身
纵边警再起,壮士一声唿哨
你岂能踢破这透明的梦境
玻璃碎纷纷,突围而去?
仍穹庐苍苍,四野茫茫
___篥无声,五单于都已沉睡
沉睡了,眈眈的弓弩手射雕手
穷边上熊觊狼觎早换了新敌
毡帽压眉,碧眼在暗中窥
黑龙江对岸一排排重机枪手
筋骨不朽雄赳赳千里的骅骝
是谁的魔指冥冥一施蛊
缩你成如此精巧的宠物
公开的幽禁里,任人亲狎又赏玩
浑不闻隔音的博物馆门外
芳草衬蹄,循环的跑道上
你轩昂的龙裔一圈圈爱追逐
胡骑与羌兵?不,银杯与银盾
只为看台上,你昔日骑士的子子孙孙
患得患失,壁上观一排排坐定
不谙骑术,只诵马经
1977.3.31
水晶牢
——咏表
放下镜下仿佛才数得清的一群
要用细钳子钳来钳去的
最殷勤最敏捷的小奴隶
是哪个恶作剧的坏精灵
从什么地方拐来的,用什么诡计
拐到这玲珑的水晶牢里?
钢圆门依回纹一旋上,滴水不透
日夜不休,按一个紧密的节奏
推吧,绕一个静寂的中心
推动所有的金磨子成一座磨坊
流过世纪磨成了岁月
流过岁月磨成了时辰
流过时辰磨成了分秒
涓涓滴滴,从号称不透水的闸门
偷偷地漏去。这是世界上
最乖小的工厂,滴滴复答答
永不歇工,你不相信吗?
贴你的耳朵吧,悄悄,在腕上
听水晶牢里众奴在歌唱
应着齿轮和齿轮对齿
切切嚼时间单调的机声
众奴的合唱,你问,是欢喜或悲哀?
欢喜和悲哀是你的,你自己去咀嚼
悲哀的慢板和欢喜的快调
犀利的金磨子,你听,无所谓悲哀
不悲哀,纵整条河流就这样流去
从你的晚上。轻轻,贴你的耳朵
听两种律动日夜在赛跑
热血的脉搏对冷钢的脉搏
热血更快些,七十步对六十
最初是新血的一百四领先
童贞的兔子遥遥在前面
但钢的节奏俞追俞接近
贴你的耳朵在腕上,细心地听
哪一种脉搏在敲奏你生命?
1978.12.10
五十岁以后
五尺三寸,顶上已伸入了雪线
黑松林___处尽是皑皑
触目惊心这一片早白
不是降幡,是仙凡的边界
黑,是母胎所带来的,而白
是严峻的后母,造化,所配戴
古来有太多的壮士对镜
畏雪峰太凛冽不敢独登
不知一峰暮色里独白
是伸向死灭,或是永生
莫指望我会诉老,我不会
海拔到此已足够自豪
路遥,正是测马力的时候
自命老骥就不该伏枥
问我的马力几何?
且附耳过来,听我胸中的烈火
听雪峰之下内燃着火山
听低啸的内燃机运转不息
几乎煞不住的马力
踢踏千里,还有四百匹
1980.七七抗战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