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的禁忌谁知道宋朝末年的历史水浒传的人物赏析***有哪些禁忌?***人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不吃未经信仰***教者宰杀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动物的血等;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禁用食物开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不得形容辣椒的颜色像血一样红等;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水,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脸、或洗衣服。取水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里。***的日常饮食很注意卫生,凡有条件的地方,饭前、饭后都要用流动的水洗手,多数***不抽烟,不饮酒,就餐时,长辈要坐正席,晚辈不能同长辈同坐在炕上,须坐在炕沿或地上的凳子上。另外,舀水、舀饭均不得往外舀。
***有什么禁忌?在***人民面前不能干什么?***人民有自己独特的完整的风俗习惯,也有着属于本民族的禁忌。因此,在日常交往中,我们应该注意好这些禁忌,不要因为这些事情,影响大家之间的交流。***人民的禁忌有哪些? 1、******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不吃未经信仰***教者宰杀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动物的血等。***不吃自死的和也不吃外族人屠宰的肉,必须是吃***寺四掌教(刀师傅)或阿訇屠宰的。 2、***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 3、***禁用食物开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不得形容辣椒的颜色像血一样红等; 4、***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 5、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水,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脸、或洗衣服。取水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里。 6、***禁止拜任何偶像,在***聚居的村寨一般不搞人头塑像,家里忌摆各种人物和动物塑像,墙上也不愿挂人头画像,只挂山水风景画。 7、***还严禁玩赌,认为玩赌对己、对别人、对社会都不利,是不义之财。 8、***禁止放高利贷。 9、***认为求签、算命等这一切都是不正当的污秽行为。因为***信仰***教――人的命运是***安排的,人的一切全由***前定。 10、禁踩蚂蚁。在***居住的村庄、院落,无论大人、小孩,看到蚁群、蚁巢,总是小心翼翼,绕道而行,决不有意踩踏。遇到阴天,蚁群大批出巢时,大家走路更为谨慎,小孩若故意踩踏蚂蚁坝要受到大人的谴责。 11、禁坐门槛。传说***教传播初期,由于遭受异教徒的迫害,先知***经常带领***与异教徒作战,由于当时条件困难,且昼夜作战,人人身体劳累不堪,***因此曾将门槛当做枕头睡过觉(早期***人以地铺为床),***因此有忌坐门槛的习俗。 12、***人民谨慎的遵循着《古兰经》上面的规范,按照上面所说规范日常行为。***有什么禁忌?在***人民面前不能干什么?(商都文化网配图)商都文化我推荐:广西侗族服饰特点文化侗族服装介绍及图片白族服饰文化特点白族的服装介绍及图片京族三岛京族的饮食风俗习惯京族的服饰与舞蹈海南黎族服饰与舞蹈文化黎族的民谣与歌曲图片黎族有什么禁忌?在黎族人面前不能干什么?
***忌讳什么***
***主要分布在宁夏***自治区和甘肃、青海、河南、新疆、云南、河北、安徽、辽宁、吉林、山东等省及北京、天津等城市。人口860.2978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居中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的第三位。
中国最早的***是公元七世纪时***人和波斯人来华经商者的后裔。十三世纪,大批***从中亚迁入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形成了***。
***人以汉语作为本民族的语言,并保留了一些***语和波斯语的词汇,使用汉文。***民间歌曲“花儿”在甘肃、宁夏和青海一带广为流传,其中以甘肃临夏***自治州康乐县莲花乡每年六月初一至初六的“花儿”盛会规模最大。
***人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不吃未经信仰***教者宰杀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动物的血等;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禁用食物开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不得形容辣椒的颜色像血一样红等;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忌讳在背后诽谤和议论他人短处;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水,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脸、洗澡或洗衣服。取水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里。在日常生活中,见面都要问安。***之间的问候,问者要说:“色俩目尔来孔”,答者要说:“安色俩目”,也可简化为只说:“色俩目”。在宗教场合或晚辈见到长辈,在问“色俩目”的同时,还要右手平放胸前鞠躬。客人平访,要先倒茶,还要端上瓜果点心或自制面点招待,而且所有家庭成员都来与客人见面、问好。若遇上老年客人,还要烧热炕请老人坐,并敬“五香茶”或“八宝茶”。送客时,全家人都要一一与客人道别、祝福。时远客、贵客还要送出村庄或城镇才分手。
***信仰***教,生活习俗各方面受***教影响较大,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三大节日。
1953年7月6日建立甘肃张家川***自治县,1953年12月19日建立青海门源***自治县,1954年3月1日建立青海化隆***自治县,1954年3月15日建立新疆焉耆***自治县,1954年7月15日建立新疆昌吉***自治州,1955年11月30日建立河北孟村***自治县,1955年12月7日建立河北大厂***自治县,1956年11月19日建立甘肃临夏***自治州,1958年10月25日建立宁夏***自治区。
日常食俗
由于***分布较广,各地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差异很大,各地***的食俗、食品结构及烹调技法也不完全一致。如:宁夏的***以来、面为日常主食;而甘肃、青海的***则以小麦、玉米、青稞、马铃薯为日常主食。面食的制作方法很多,常见的有馒头、烧锅、花卷、面条、烧麦、包子、烙饼及各种油炸面食。油香、馓子是各地***喜爱的特殊食品,是节日馈赠亲友不可少的。宁夏***偏爱面食,喜食面条、面片,在面汤中加入蔬菜、调料和红油辣椒,称为汤面或连锅面;将清水煮好的面条、面片捞出,浇上肉汤料或素汤料,称为臊子面。宁夏***还喜食调合饭,将煮好的粥加入羊肉丁、菜丁和调料,再把煮熟的面条或面片添入,称米调合;在面条或面片中加入米干饭和熟肉丁、菜丁、调料等称面调合。肉食以牛、羊肉为主,有的也是食用骆驼肉,食用各种有鳞鱼类,如北方产的青鱼、鲢鱼、草鱼、鲤鱼、鳇鱼等。地处黄河上游的宁夏平原物产丰富,为***人民提供了众多优质烹饪原料。如金丝黄河鲤鱼,肉质细嫩的鸽子鱼,鲜美的银鲫鱼,肥壮的绿头草鱼;又如盐池的绵羯羊;中卫的大红辣椒、大红枣;中宁、灵武的枸杞;固原的“山菜之王”蕨菜,等等。鸽子在甘肃地区的***中被认为是圣鸟,可以饲养,但不轻易食用。如有危重病人,如伤寒恢复期,征得伊玛目(宗教职业者)同意,可......>>
***的禁忌有哪些老教不吃猪肉,不吃动物的血液,不吃自死之物不喝酒不抽烟不说脏话不说谎
新教不吃猪肉,不吃动物的血液,不吃自死之物
反刍的动物可以吃,如牛,羊,骆驼,野兔,鹿。家禽如鸡,鸭,鹅鸽子可以吃。动物的血液,自死的动物或者不是阿訇屠宰的不能吃。样貌丑陋,不反刍的,凶猛的和肉食的动物和禽类都禁止食用。鱼类不能吃凶猛的鱼。
***有哪些禁忌习俗呢?***的禁忌习俗主要有三大类,禁食猪、狗、驴、骡、马、猫及一切凶猛禽兽,自死的牲畜、动物以及非***教徒宰的牲畜;禁止抽烟、喝酒等;禁止崇拜偶像、禁止玩赌,禁止放高利贷等。
***禁忌一***的禁猪习俗、禁食自死物及其他饮食习俗
猪是***群众最为敏感的一个问题,也是***风俗习惯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无论遇到什么压力和阻力,始终未改变***禁养猪,禁食猪肉的习惯。公元七世纪,***创立了***教,为了消除频繁的战争,促进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统一,顺应了当时***地区禁食猪肉的习惯,吸收了犹太教《旧约全书》中有关禁食猪肉的戒律,并在此基础上加以补充、完善,列入《古兰经》中。这些禁令都是以***的名义颁布的,信仰***的***必须无条件接受和遵守,不能有半点的怀疑。
***在饮食方面,除了禁食猪肉外,还禁食狗、驴、骡等不反刍动物的肉,禁食凶猛禽兽和自死的牛、驼、羊等牲畜,禁食一切动物与飞禽、家禽的血,禁食非***和非***之名屠宰的动物等。
***对可以食的牛、羊、骆驼、鹿、鸡、鸭、鹅、鸽、鹑、兔等畜禽,也要请阿匐或懂得宰牲规戒的***来宰,形成了宰牲定制,即宰前要洗大净和小净。如宰牛、羊、驼时,须用绳子捆绑其两条前腿和一条后腿。并将这些可食畜禽摆成头南、尾北、面西的姿势,宰牲时必须先念诵***名,然后切断畜禽的食管、血管、气管,待控净血液之后方可剥皮或拔毛收拾。禁止用滚水烫皮、烫毛。***不吃非***宰杀的牛、羊、鸡等畜禽。
***禁忌二***禁烟酒习俗
***由于受《古兰经》的影响,严格禁酒,毫无变通办法。***不喝酒,在家里也不备酒具,家里来客人一律不摆酒,有时为了接待客人,在参加宴会时,别人敬酒和碰杯时,***多以水、橘子汁、高橙等饮料代替。***群众认为,酒是一种麻醉饮品,饮酒不但对身体健康不利,而且在历史和现实当中,因饮酒耽误国家大事、败家、丧身、违法乱纪、为非作歹、毁坏自己声誉的不胜枚举。所以,***认为饮酒是不光彩、不应该的,必须严格禁止。对孩子从小就进行教育,不许饮酒。现在***无论是烈性酒,还是甜酒、啤酒,都在禁止之列。有些***本身就不愿意和饮酒者同桌聚餐。虽然,***对酒不像对猪那样憎恶,城市里的***现在也有喝酒的,但他们都背过父母去喝。
另外,***也不抽烟,认为抽烟特别是抽鸦片是一种犯罪,所以过去***抽鸦片的很少,百里无一,男女老少皆知道它的毒害。因此,长辈对晚辈,妇对夫都常常进行劝导教育、敲警钟。
***禁忌三
***禁求签、玩赌、拜偶像习俗
***禁止求签、玩赌、拜偶像。自古至今,男女老少均不让算命先生给自己算命,也不去给别人算命。不揣骨相面,不信风水阴宅,不求仙方神药,不搞驱鬼治病等等。***认为求签算命等这一切都是不正当的污秽行为。
***禁止拜任何偶像,在***聚居的村寨一般不搞人头雕塑像,家里忌摆各种人物和动物塑像,墙上也不愿挂人头画像,只挂山水风景画。有的***家虽挂了人物或动物画像,但礼拜时,在画像的眼睛上盖一张白纸。因为***只信***不信其他一切神灵,也不去崇拜一切偶像,养成了在家里不摆偶像的习惯。
***还严禁玩赌,认为玩赌对己、对别人、对社会都不利。认为玩赌是核俩目,所赚之钱不劳而获,是不义之财。***还禁忌放高利贷,认为放高利贷使不得。另外***还禁止用食物开玩笑;禁止妇女袒胸露臂;忌汉民到***家借餐具;***还禁止男子戴金饰、不许过度装饰、严禁扎青(黥墨、文身)、拔部分眉毛等等。...>>
***人对颜色有忌讳吗***喜爱绿色,确实与***教诞生地――***半岛的环境密切相关。希提在他最着名的《***通史》里面有这样的描述:“阿拉比亚是最干燥、最炎热的地方之一。这个地方,东西两面都临海,但是那两个海都很狭窄,海水所发出的水蒸汽,不足以影响亚非两洲常年无雨的大陆性气候。南面的印度洋,固然能将雨水送到这个地方来,但按时吹拂这个地方的热风,不能给内部地区带来多少雨量……”
白色是***节日服装的主要基调。无论身在何处,******每天的5次礼拜,都要朝向西方:麦加天房“卡尔白”的方向。每年***历的第12个月,数以百万计的***要聚集在麦加,参加一年一度的朝觐。朝觐者在踏上圣地前,都要脱去常服,脱去人间的各种虚伪、炫耀、高低、贵贱,换上统一的两片不加缝制的白色戒衣,以示彼此一样、本无区别。***的葬礼,也是以白色为主调的。参加葬礼的每一个男性,都要戴白色的号帽。“无常”(去世)了的***,要先洗大净,然后以白布裹身,质本洁来还洁去。
蓝色也是全世界***喜好的颜色之一。与白色大量用于服饰不同,这个偏好更多地体现在建筑、瓷器等艺术之中。
绿、白、黑、蓝……***最喜欢的这些色彩,都有***的文化底蕴。***先民自7世纪初进入中国,到元代“遍及天下”,漫长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必然还会与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主的汉文化相碰撞,受到这片土地和这方人的影响。
***人家日常生活中,早就认同了红色的喜庆寓意。女性的盖头,粉红、洋红、紫红、红花,逐渐流行。婚礼上,无论多热,新娘子要穿红色的夹袄――红,为喜庆;袄,则是为了“喜庆”、“庄重”。新娘子的头上也要搭红盖头:一块红绸子或者红纱巾。新婚的家俱,如木质的面柜,往往要漆成大红色……如此看来,“中国红”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感染力委实是令人叹服的。
***服饰讲究整齐、美观、简朴舒适、干净卫生,***妖艳华贵的衣服,特别是男子不衣艳色,不着异冠。在衣、冠颜色上以白、绿、黑色为主。这种特点与***的来源和宗教有一定的联系。***教崇尚黑、白、绿三色�ブ泄�史书上有白衣大食、黑衣大食和绿衣大食之称,大食是古代波斯人对***人的称谓的汉语音译。至今世界各国***仍崇尚黑、白、绿三色。。***还喜欢穿青坎肩,戴黑盖头,穿黑袍子等,给人以想象和纯净的心情。
请问***人在饮食上有什么禁忌在***同胞的饮食禁忌中,对肉类的忌讳是最多的。为了广大网友在与***同胞交往中得体顺畅,我今天特别为大家介绍***不吃什么肉的内容。***的饮食习惯,除了主食和汉族一样以面、米为主外,在肉食方面禁忌颇多。古兰经规定:“准许人们吃-切佳美食物,禁止吃污秽的食物”。中国***在饮食上讲求卫生、预防疾病,受***文化影响非常深。***第-不吃自死物,第二不吃血,第三不吃猪肉,第四不吃未念***之名而宰杀之物。***不吃什么肉不能吃猪肉禁食猪肉,回等信仰***教诸民族的饮食禁忌之一,***对这一条执行得极严格、认真而自觉。同时由禁食猪肉又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发展到禁用猪皮制的皮鞋、皮衣、皮带,禁用猪鬃制的毛刷、牙刷,不用含有猪油成份的肥皂、香脂等生活用品。***会不能吃什么肉自死的动物***禁食自死之动物、动物血。这些禁忌均源于***教的经典规定。《古兰经》明确规定:“准许他们(指***--引者)吃佳美的食物,禁戒他们吃污秽的食物”。禁止他们吃自死的动物、血液以及确非***之名而宰杀的、勒死的、捶死的、跌死的、触死的、野兽吃剩下的动物,但宰后才死的仍可以吃。以现代人的眼光看,不食自死动物和血液,在卫生科学上是有道理的,因为自死的动物和血液,有可能含有诸多病菌,吃了自然对身体有害而无益。***会不能吃什么肉私宰的肉***不是是阿訇宰的畜肉也不能吃。肉食方面,在屠宰牲畜时,必须念诵***的尊名(俗称特斯米),从牲畜的喉部,通过割断气管食管和血管(不能切断整个头部)的方式,用利刃屠宰以便尽量减少牲畜的死亡痛苦。所有的***牛羊肉铺、鸡鸭店、食堂饭馆,都必须采配阿匐“下刀”的肉食品,并公开悬挂带有阿文、汉文字样的特殊标志或招牌,其中有些牌子上同时绘有“汤瓶”图案,***顾客才放心。***罐头肉,也必须贴上有说明、标志的商标。***还不能吃什么肉凡兽类是吃草的、反刍的、有四蹄的、性情驯善的可以吃,如牛、羊、骆驼、鹿、兔等,反之则不可以,如虎、豹、狼、狮、鼠、蛇、驴、马、骡、狗及猴、熊、象等。另外禁食非反刍畜,***饮食禁忌之一。***禁食驴、马、骡等非反刍动物的肉,也禁食食肉类动物如猫、狗的肉。就禽类来说吃谷的、有胃的、似鸡嘴的可以吃,如鸡、鸭、鹅、鹌鹑、鸽等,而似鹰嘴、食肉的则不能吃,如老鹰、枭、骛、秃鹫、乌鸦等。
***人忌吃什么“他只禁戒你们吃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非***之名而宰的动物;凡为势所迫,非出自愿,且不过分的人,(虽吃禁物),毫无罪过。因为***确是至赦的,确是至慈的。(《古兰经》2章173节)”。
禁食非反刍畜:
***禁食驴、马、骡等非反刍动物的肉,也禁食食肉类动物如猫、狗的肉。
禁食猛禽猛兽:***饮食禁忌之一。***教不仅视猛禽猛兽及怪兽怪鱼为不洁之物,而且认为其性凶残、暴戾、性恶,人如食后会移性,故严格禁止。
禁烟禁酒等等。
***的忌讳常见的忌讳如酒水,《古兰经》规定***不准饮酒,不准吃不倒嚼的动物,如猪,不吃动物内脏,血等不干净的食物。
***吃东西都有啥禁忌?不能吃猪肉,猪油
古兰经第六章一四五节中提到“血液、猪肉、自死的、以及未以***之名宰牲的,不可食用。”又说:“你们不要吃那未诵***之名而宰的,那确是犯罪。”
***人在生活方面要杜绝污秽、肮脏、贪婪、懒散、愚蠢等,这些习性猪最能完整的体现出来,不吃也就意味着远离它所具有的不良习性。牛羊吃清水青草很干净,而猪什么污秽的东西都吃,且形象也丑陋不堪,令人厌恶。禁食猪肉并不只是***教的专利,诸如犹太教、基督老教也有禁食死物和猪肉的戒律。中国古代医学家曾提道:猪,吃不择食,卧不择埠,目不观天,行如病夫。其性淫,其肉寒,其形象至丑陋,一切动物莫劣于此,人若食之恐染其性。
其实我们不单单是禁食猪肉,***的信仰是要求保持一种纯洁的心灵和健全的思想;热诚的精神和健康的身体。所以任何本身不纯净,并且对人无益,甚至有害的事物和食物都应该远离。***除忌食猪肉外,对奇形怪状、污秽不洁、爪利牙锐和性情凶恶的飞禽、猛兽及鱼类,***都禁食:
就禽类来说吃谷的、有胃的、似鸡嘴的可以吃,如鸡、鸭、鹅、鹌鹑、鸽等,而似鹰嘴、食肉的则不能吃,如老鹰、枭、骛、秃鹫、乌鸦等;
凡兽类是吃草的、反刍的、有四蹄的、性情驯善的可以吃,如牛、羊、骆驼、鹿、兔等,反之则不可以,如虎、豹、狼、狮、鼠、蛇、驴、马、骡、狗及猴、熊、象等;
海中之鱼可以吃的是腹下有翅膀,身上有鳞,脊上有刺,有头尾的,如鲤鱼、鲢鱼、鲫鱼、黄花鱼、带鱼等,不能食用的有鲸鱼、鲨鱼和乌龟等,海豹、海狮等也在禁食范围之内。
***还禁食用火器击毙的“可食类”畜禽。按***教规定,禁戒动物的羽、革、毛、角等,可以为人所用。除鱼类之外的动物须要诵***之名宰(禁止用“杀”)后才可食用。《古兰经》中讲道:“凡为势所迫,非出自愿,且不过分的人,(虽吃禁物)毫无罪过”。意思就是禁食之物在迫不得已时食之无过。另外牛羊身上的内外生殖器、睾丸、血液、鼻须、枣(胰子,就是淋巴结)也不可食用。现代的事实也证明,这些部位和物质都是各种病菌高发滋生地,是藏污纳垢的所在。所以卖牛羊肉的***要把牛肉、羊肉收拾得干干净净,规置得利利索索。什么肉棘、胰子、污血管、淤血块、散脏毛等各种污物,都应该给去掉。特别是绞馅尤其要洗净弄清洁。***不仅注重饮食的合法性,洁美性对身体的健康作用,而且更重视食物性质对人性的影响。正如清代***学者刘智云所说:“饮食,所以养性情也,以彼之性,益我之性.彼之性善,则益我之性善;彼之性恶,则滋我之性恶:彼之性污浊不洁,则滋我之污浊不洁性。”(《天方典礼,饮食上》)
关于过春节。首先***人过春节的意义与汉族不同,只是把其当作一个年终岁尾与亲友团聚庆贺的节日,禁止燃放鞭炮等行为。***人在中国大地上分布的很广,因为所处生活环境的不同,因而在这个节日上有些地方性的差异。过节的方式与汉族不一样。北方的汉族大年初一吃饺子。而***大年初―吃卤面,初二才吃饺子,以示区别。四川成都的汉民,初一兴吃汤元,***则吃面。也有些生活在比较偏远地区的***不过春节。
烟、酒、毒品也是***生活中的禁忌。***说:“信道的人们啊!饮酒、赌博、拜像、求签,只是一种秽行,只是恶魔的行为,故当远离,以便你们成功。恶魔惟愿你们因饮酒和赌博而互相仇恨,并且阻止你们记念***和谨守拜功。你们将戒除(饮酒和赌博)吗?”(5:90一91)。酒能易人之志,浊人之身。正常的人一经酒醉,往往便言语失常,丑态百出。且酒有败坏纲纪,毁灭伦理的诸多害处。***禁吸香烟也源于***教。***曾说:“凡是醉人的,都是禁止的。”在***看来,吸烟一旦成瘾,便会使花�羔咳薏纠割穴......>>
哲宗没有留下子嗣,死后由他弟弟赵佶即位,是为宋徽宗。徽宗专好享乐,对朝政毫无兴趣。徽宗自幼爱好笔墨、丹青、骑马等。赵佶的生活糜烂,喜好逛青楼。还大兴土木,听信道士所言,在开封东北角修建万岁山,后改名为艮岳。艮岳方圆十余里,其中有芙蓉池、慈溪等胜地。里面亭台楼阁、飞禽走兽应有尽有。徽宗还在苏州设立应奉局,专门在东南搜刮奇石,是为花石纲,引得民怨沸腾。
徽宗不理朝政,政务都交给以蔡京为首的六贼。蔡京以恢复新法为名大兴党禁,排斥异己。蔡京即位次日,就下达了一个禁止元佑法的诏书。此即谓元佑奸党案。正直的大臣因此全被排斥出政治中心。徽宗本人好大喜功,当他看到辽国被金国进攻后,便于重和元年春,派遣使节马政自登州渡海至金。双方商议两国共同攻辽,北宋负责攻打辽的南京和西京。灭辽后,燕云之地归宋,过去宋朝给辽国的岁币改缴金国。此即为海上之盟。但宋朝军队却被打得大败。最后金兵掠去燕京的人口,并克扣营、平、滦三州。宣和七年,金兵分两路南下攻宋。赵佶吓得立刻传位其子钦宗。钦宗患得患失,在战和之间举棋不定。后来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启用李纲来保卫东京。虽然一度取得了胜利,但是金朝并未死心,二度南下。靖康元年九月,太原沦陷。十一月,开封外城沦陷,金军逼迫钦宗前去议和。闰十一月卅日,钦宗被迫前去金营议和,三日后返回。金人要求索要大量金银。钦宗因此大肆搜刮开封城内财物。开封城被金军围困,城内疫病流行,饿死病死者不在少数。靖康二年二月六日,徽、钦二帝被废,贬为庶人。七日,徽宗被迫前往金营。金朝另立张邦昌,建立一个名为“大楚”的傀儡政权。徽钦二宗被金人掠到五国城,史称“靖康之变”。徽宗被封为昏德公,钦宗被封为重昏候。最后两人客死异乡五国城。
尽管徽宗在朝政上毫无建树,但无庸质疑,他在书画上的造诣无与伦比。徽宗的书法和绘画都在中国艺术史上有重要地位。徽宗独创瘦金体,并重视书画事业。翰林书画院的地位大幅提高,著名画家,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就是其提拔。就连其子赵构也受到薰陶,成为杰出书法家。
与此同时,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早在宋徽宗即位之初,都城附近的河南府(今洛阳市)地区,有些地方已经“贼盗公行,杀人无忌”(《说论集》卷三《上徽宗奏论永安县强盗》),建中靖国(1101年)后,京东、河北、河东、荆湖、两浙、福建等地,都相继爆发了农民起义,少者数十人,多者数百人、数千人,他们“白昼出到,吏畏不敢问”(《宋史·石公弼传》)。宣和(1 119年)以后,爆发农民起义的地区更广,次数更多,规模也更大了。两浙等地有方腊、吕师囊、仇道人、陆行儿等的起义,起义军人数多达百万,京东等地则有宋江、贾进、张仙等的起义,众至数十万;河北等地有高托山、张迪等的起义;京哉、京…
名人名将有李纲,种师道等
北宋末年名将种师道
种师道(1051~1126)中国北宋末年名将。字彝叔,洛阳人。以荫补三班奉职,后知德顺军。政和六年(1116),晋升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知渭州(今甘肃平凉)。八年,徽宗命其率军修筑席苇平城,城未就而夏军骤至。他佯示与夏军决战,暗派偏将曲充率军出夏军侧翼,扬言宋援军至,乘夏军犹疑之际,命部将杨可世率部出其后,姚平仲率精骑急击之,大败夏军。靖康元年(1126)金军大举南下,宋廷令种师道为京畿、河北制置使,率部 1.5万人往东京(今开封)增援。种师道进至洛阳,闻金军已临东京城下,遂用疑兵计,号称百万大军,张旗击鼓而进,急至汴水南。金军不知虚实,移寨自固。种师道至京,朝廷已与金朝议和。金军回师时,他建议乘其半渡击之,钦宗不许。金军撤退后,被命为河北、河东宣抚使出屯滑州(今河南滑县)。他建议朝廷屯兵于沧(今河北沧县)、卫(今河南汲县)一线,防止金军再次进攻。宋廷以为金军初退,不宜劳师,没有采纳。不久金军又大举进攻,他请钦宗暂避长安(今西安)。朝廷以为种师道怯敌,将其召还。同年十月卒。(来源:http://113e/result/shizhai/ap32548267.html)
种氏名将——种师道知兵有谋却敌虏——宋代名将种师道种师道(“种”读ch6ng),字彝叔,洛阳人。生于宋仁宗皇佑三年(1051年),卒于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是北宋末年著名的将领。种氏三代为西北名将,他‘的祖父种世衡即为镇守西夏的将领。种师道初任文职,因有谋略,后改武职,抵御西夏有功,成为名将。靖康元年,金兵南下,他奉诏任京畿河北制置使,力主抗金,深得百姓拥戴,亲切地称他为“老种”。京师解围即被解除兵权。而后京师失守,不久种师道病逝。种师道幼年,拜思想家、哲学家张载为师。他本人以儒为主,兼融道、法。步人仕途,首任熙州(今甘肃狄道)推官,后为原州(今宁夏固原)通判及秦凤路(即陕西路,治京兆,即陕西长安)常平等职。后来因事冒犯奸相蔡京,妄加“诋毁先烈”的罪名,没入党籍,屏废十年。而后,由于种师道是将门之后,又被起用为忠州(今四川忠县)刺史、泾原(今宁夏泾源)都铃辖、统领怀德军,驻军北宋和西夏交界的边防线上。从此种师道由地方行政长官转为率兵的将领。西夏起兵,虎视中原,宋徽宗命太师童贯率军征讨。童贯,看上去威风凛凛,实际上虚张声势。徽宗不放心,又召种师道询问策略,种师道答曰:“西夏入侵中原,我们可以反击;但是我们讨伐西夏,实在难于取胜。轻举妄动,惹事生非不是上策。”宋徽宗把种师道的意见转告童贯,童贯哪里肯听!还想从内地挑选弓箭手充实新拓边塞。宋徽宗看出童贯确实在惹是生非,便再次征询种师道的意见。种师道很有见解地说:“我担心内地调兵尚未成功,边防可忧之事已经发生。”徽宗觉得很有道理,便赐给他金带将军服,夸奖他说:“师道是我亲自提拨的将才”。种师道也荣升为提举秦凤弓箭手、时五路并置官。童贯知道后心里很不高兴,种师道听说后便不敢接此重任。宋徽宗又改任他为崇福宫提举,接着又改任西安(今甘肃海原)知州。此后,种师道在童贯手下任都统制(领兵统帅,兵罢则省,宋制,出兵拜帅,赐予帅印;兵罢收回帅印,取消兵权),拜保静军节度使。童贯再次策划伐辽。当时辽国正被女真族搔扰,而且步步逼近。种师道劝阻童贯说:“打个比方,我们的邻居家有一伙强盗正在抢劫财物,我们不去救助,反而乘人之危,也加入强盗队伍,插手抢劫,实非正义之师所为”。童贯不以为然,坚持伐辽。而辽军早有准备,鼓噪而来,势如破竹,锐不可挡。幸亏种师道事先备有巨梃,才避免了一场大的惨败。不久,辽派使者人宋谋求议和,共同对付女真。种师道建议童贯答应辽使的要求,童贯不仅不听,还私奏种师道通敌。奸相王黼不辨真假,勃然大怒,立即将种师道削职,由当时任河阳三城(河阳,今河南孟州;三城:南城、北城、中弹城)节度使的刘延庆取代。直到刘延庆后来遭到惨败,宋徽宗才想起他“亲自提拨的将才”这句话,于是又起用种师道为宪州(今山西静乐南)刺史,知环州(今甘肃环县),恢复了种师道保静军(今宁夏灵武西北)节度使的职务。徽宗宣和八年(1126年)初春,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北宋京城开封。胆小如鼠、媚骨十足的宋徽宗见兵临城下,便慌了手脚,在童贯等人簇拥下逃命。继承皇位的宋钦宗(改元靖康)战战兢兢惶惶不可终日,在寒风败草,枯木冰花和一片肃杀的气氛中等待着各路勤王军队的到来。种师道率西路劲旅奉诏日夜兼程。行至西京洛阳,便知金兵屯于开封城下。幕僚们建议:“金兵凶猛,我部可暂时驻扎汜水(今河南汜水西北),以保万全”。种师道说:“驻扎汜水,正说明我们兵寡,无勇无谋;勇往直前,却让金兵揣测不透,难料虚实。再者,京城得知援兵将至,会士气大振,我部岂能忧敌!我们不仅要前进,还要大造舆论,搞得沸沸扬扬,势如破竹。”部队继续前进,沿途散发传单(揭榜),声称“种少保领兵百万而来”,直抵开封城西。金兵见西路大军由种师道率领,气势汹汹,如同潮水一般而来,便稍稍北撤,不敢轻举妄动。种师道领兵到了开封,宋钦宗派尚书右丞李纲迎接并犒劳将士们。种师道人见钦宗,钦宗问:“金兵大军压境,卿对眼前国事如何看法?”种师道回答说:“金人不懂兵法,孤军深入是在送死,岂能让他白白回家!”钦宗说:“我已决心议和,还是向金人妥协为好”。种师道听了大吃一惊,’心想“议和”、“妥协”其实就是投降,但他不敢说出口,镇定一会之后答道:“我是一名军人,我的职责就是保卫大宋江山社稷和陛下,其它的我全然不知。钦宗听后,觉得甚合心意,使授种师道为检校少傅、同知枢密院京畿、河北、河东宣抚使,统率各路勤王大军,实际上就是当时的兵马大元帅。各路大军到了开封,唯种师道的弟弟种师中将军所率重兵因路途遥远难行尚未到达。种师道原以为待各路勤王部队到齐后共商对策以克敌制胜。不料,熙河(今甘肃境)领兵姚仲平(又作平仲)到京后,立即提出“和,不必战;战,应从速”的主张,并得到兵部侍郎李纲的赞同。种师道用兵老练持重,他以为“不和即战,不战即和”是偏激的急躁冒进。然而钦宗更是急不可耐,屡屡督促种师道出战。种师道一再讲明原因利害,待种师中领兵抵京,集中优势兵力出战不迟。可是钦宗决计立即袭击金人兵营,由于金兵早有防备,结果宋军大败。当时北宋王朝,文有李纲,武有种师道,如果君臣齐心,上下团结,是完全可以抗拒金兵的。然而君昏臣奸,江河日下,摇摇欲坠的北宋王朝已是濒临绝境。宋军大败之后,种师道以为还可以收拾残局,上奏钦宗和宰相李邦彦说:“今日虽败,明晚再袭,出其不意,金兵定然难防”。钦宗默默不语,李邦彦坚决反对,并主张立即向金人割地投降,还策动钦宗解除了李纲的职务。宋钦宗和李邦彦的投降举措,激起京城军民的怒潮,一致要求罢免李邦彦,起用主战派李纲,军权由种师道掌管。钦宗被迫恢复李纲的职务。军民齐呼:“我们要李纲,要种大人,不要李邦彦!”种将军赶到军民中间,热烈、壮观的情景使种师道掉下了热泪。李纲、种师道立即下令:凡英勇杀敌者,皆予重赏!金兵迫于军民的激愤,又看到李纲、种师道掌权,文武伺心,才下令撤军。东京军民保卫战在历史上留下光辉的篇章。金兵北撤,种师道以为应该是乘胜追击的大好机会,可以在金兵渡黄河的混乱时机聚歼,然而钦宗担心金兵卷土重来,再次招惹祸端,因而他不但不听种将军的意见,反而再次收回种将军的帅印。御史中丞许翰奏请钦宗不可撤掉种师道的军权。钦宗则以为“师道年迈,将以何用?”并命许翰去看望种师道。许翰见了将军,说明来意。种师道看到国家存亡之秋,针对形势分析了双方军情,谈了自己的意见,他以为:“我众敌寡,我军可以扼守要道,分兵结营,断其粮道,大可获胜。”许翰听了,以为老将军思路敏捷,智慧清晰,并未衰老。正当此时,金兵南下,钦宗无奈只得起用种师道,把他派往前线抵御金兵。种师道以国家安危为重,不顾年迈,接受了钦宗的任命,悦快地走马上任。行前,他上书钦宗,请求朝廷准许集中优势兵力破敌,调遣关中、河北、河东各路兵马,沿着沧(今河北沧州)、卫(今河南濮阳)、孟(今河南孟州)、滑(今河南偃师)一线设防,以防金兵。但是满朝无识之徒和庸碌之辈,以为金兵已退,何必兴师动众。种师道的正确建议因此未被采纳,领无设防之兵,打无准备之仗,是难于获胜的。正当种师道左右为难之时,传来噩耗,他的弟弟种师中将军战死在榆次(今属山西省)。太原被金兵攻陷后,钦宗又命种师道巡视边防。种师道估计金兵将大举进攻东京,急忙上疏请钦宗赴长安避风,而朝臣舆论则说种师道胆小怕事,于是又被钦宗召回东京。种将军一路风尘,加之精神郁郁而身染重病。到京不久便与世长辞,享年七十六岁。由于北宋王朝皇帝昏庸,宰辅奸佞,每在关键时刻不采纳种师道的建议,不接纳种师道进谏。种师道去世不久,当年十一月金人渡过黄河南下。钦宗诏康王(赵构)与金议和。闰十一月,金兵围东京。诏河北守臣尽起军民入援,结果无济与事,月末金兵陷京师。北宋百官军队乱作一团,康王在相州(今河南安阳)开大元帅府,大索京城金帛,并割地两河予金。这时在沧州为臣虏的钦宗顿足追悔地说:“因为不听种将军的话,才落得如此的可悲下场。”说罢便跪倒在金兵面前。
宋朝名臣李纲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字伯纪,福建邵武人,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进士。历官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金兵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五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不久,又罢。多次上疏,陈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后抑郁而死。宋代著名爱国民族英雄,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代表作为《六幺令》、《水调歌头》([一]、[三]、[六])、《水龙吟》(三)、《永遇乐》、《江城子》([二]、[七])、《念奴娇》([一]、[三])、《雨霖铃》、《喜迁莺》(三)、《望江南》([一]、[五]、[十])等。其中《六幺令》以江烟水云歌月以及玉树疏钟古寺高楼等背景映衬词人“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之感古伤今之情怀和“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之坚韧不拔之操守,读来令人肃然起敬。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政和二年(1112)进士及第。五年,任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不久即因议论朝政过失,被罢去谏官职事。宣和元年(1119),上疏要求朝廷注意内忧外患问题,被宋徽宗赵佶认为议论不合时宜,谪监南剑州沙县税务。
宣和七年七月,李纲被召回朝,任太常少卿。其年冬,金兵两路攻宋,完颜宗望(斡离不)所率东路军直逼宋都开封。
在宋廷一派慌乱情况下,李纲向宋徽宗提出了传位给太子赵桓,以号召军民抗金的建议。赵桓(宋钦宗)即位后,升李纲为尚书右丞,就任亲征行营使,负责开封的防御。他率领开封军民及时完成防御部署,亲自登城督战,击退金兵。金帅完颜宗望见开封难以强攻,转而施行诱降之计,宋廷弥漫了屈辱投降的气氛。李纲因坚决反对向金割地求和,被宋钦宗罢官。由于开封军民愤怒示威,迫使宋钦宗收回成命,李纲才又被起用。完颜宗望因无力攻破开封,在宋廷答应割让河北三镇之后,遂于靖康元年(1126)二月撤兵。开封守卫战在李纲组织下获得胜利。
金兵撤离之后,李纲即遭到宋廷投降派的排斥和诬陷。靖康元年五月,宋廷强令李纲出任河东、河北宣抚使,驱赶他出朝。李纲就任后,宋廷又事事加以限制,使宣抚使徒具空名,无节制军队之权。李纲被迫于九月辞职,旋又被加上“专主战议,丧师费财”的罪名,先责建昌军(今江西南城)安置,再谪夔州(今四川奉节白帝城)。
李纲被贬不久,金兵再次两路南下围攻开封。宋钦宗在被俘前夕又想起用李纲,任命他为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但已无济于事。当李纲在长沙得知此命时,北宋已经灭亡。
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另建朝廷。为利用李纲的声望,起用他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右相)。其时,李纲正在赴开封途中,接到任命,便赶到南京,竭尽思虑,为高宗筹划重整朝纲,组织抗金,并同高宗周围的汪伯彦、黄潜善等投降派展开尖锐斗争。他反对投降,主张“一切罢和议”,严惩张邦昌及其他为金兵效劳的宋朝官员,以励上节。为加强抗金斗争的力量,他推荐坚决抗战的老臣宗泽出任东京留守,去开封整修防御设施;又力主设置河北招抚司和河东经制司,支持两河军民的抗金斗争,并推荐张所和傅亮分别任河北招抚使、河东经制副使。他还针对北宋以来军政腐败,赏罚不明等情况,颁布了新军制二十一条,着手整顿军政,并建议在沿江、沿淮、沿河建置帅府,实行纵深防御。
李纲整顿军政的设施,有助于宋朝廷支撑局面,尚能为宋高宗所接受。然而,他主张坚决抗金及反对投降活动,却为宋高宗及汪伯彦、黄潜善所不容。因此,他们又设法驱逐李纲。首先,调李纲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左相),另委黄潜善接任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以牵制李纲。接着,又罢免张所、傅亮,撤销河北招抚司及河东经制司,蓄意破坏李纲的抗金部署,迫使李纲辞职。李纲任宰相仅七十五天,就被驱逐出朝,不久贬鄂州(今湖北武汉市武昌),继又流放到海南岛的万安军(今广东儋县东南)。直到建炎三年(1129)底才获自由。
建炎四年,李纲回到邵武居住。此后,于绍兴二年(1132)二月至绍兴三年,任荆湖广南路宣抚使,兼知潭州(后改湖南安抚使),又于绍兴五年十月至七年十一月任江南西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洪州。他虽然被排斥在外,但一直关心国事,一再上疏陈述政见,继续反对屈辱投降,支持岳飞抗金斗争。绍兴十年正月卒。
而北宋末年的名风名俗的生动再现是《清明上河图》
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总之,《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清明上河图》的中心是由一座虹形大桥和桥头大街的街面组成。粗粗一看,人头攒动,杂乱无章;细细一瞧,这些人是不同行业的人,从事着各种活动。大桥西侧有一些摊贩和许多游客。货摊上摆有刀、剪、杂货。有卖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许多游客凭着桥侧的栏杆,或指指点点,或在观看河中往来的船只。大桥中间的人行道上,是一条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坐轿的,有骑马的,有挑担的,有赶毛驴运货的,有推独轮车的……大桥南面和大街相连。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郊区,可是街上还是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有驻足观赏汴河景色的。
汴河上来往船只很多,可谓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有的停泊在码头附近,有的正在河中行驶。有的大船由于负载过重,船主雇了很多纤夫在拉船行进。有只载货的大船已驶进大桥下面,很快就要穿过桥洞了。这时,这只大船上的船夫显得十分忙乱。有的站在船篷顶上,落下风帆;有的在船舷上使劲撑篙;有的用长篙顶住桥洞的洞顶,使船顺水势安全通过。这一紧张场面,引起了桥上游客和邻近船夫的关注,他们站在一旁呐喊助威。《清明上河图》将汴河上繁忙、紧张的运输场面,描绘得栩栩如生,更增添了画作的生活气息。
中段,繁忙的汴河码头:
汴河是北宋国家漕运枢纽,商业交通要道,从画面上可以看到人烟稠密,粮船云集,人们有在茶馆休息的,有在看相算命的,有在饭铺进餐的。还有"王家纸马店",是扫墓卖祭品的,河里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紧张地卸货。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它结构精巧,形式优美。宛如飞虹,故名虹桥。有一只大船正待过桥。船夫们有用竹竿撑的;有用长竿钩住桥梁的;有用麻绳挽住船的;还有几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通过。邻船的人也在指指点点地象在大声吆喝着什么。船里船外都在为此船过桥而忙碌着。桥上的人,也伸头探脑地在为过船的紧张情景捏了一把汗。这里是名闻遐迩的虹桥码头区,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名副其实地是一个水陆交通的会合点。
后段,热闹的市区街道:
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的专门经营,此外尚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大的商店门首还扎“彩楼欢门”,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的官吏,有叫卖的小贩,有乘座轿子的大家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有听说书的街巷小儿,有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有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交通运载工具:有轿子、骆驼、牛马车、人力车,有太平车、平头车,形形色色,样样俱全。绘色绘形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总计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五百五十多个各色人物,牛、马、骡、驴等牲畜五、六十匹,车、桥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多艘。房屋、桥梁、城楼等也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描写北宋汴京城一角的现实主义的风俗画,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
林冲:
林冲是《水浒》里的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分析这个形象时,应从人物的历史条件、阶级特性出发,抓住林冲的性格是怎样在矛盾和冲突中发生重大转变的,要始终扣住一个“逼”字。
林冲出身于枪棒教师家庭,是八十万禁军教头。由于阶级出身的影响,他虽然有正义感,对当时封建统治者有一定的不满,对高俅对他的迫害深为不平,但他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又留恋着自己的小康生活,养成了软弱动摇的性格。因此,虽屡遭屈辱和陷害以至沦为“罪囚”,刺配沧州,他仍旧委曲求全,逆来顺受,希望能挣扎着重返京都,恢复旧日的安宁生活。本文开头写林冲到沧州后路遇李小二,反映了他同社会下层人物的联系,表现了他扶弱救困的侠义气概和正直忠厚的性格。他到沧州后,因有柴进的书信钱财照顾,没吃什么苦头;又碰到李小二夫妇,得到了一些温暖。因此,尽管他明明知道是高俅“生事陷害”,使自己无辜“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他也只是担心“未知久后如何”,并未作进一步的打算,甚至还自认是“罪囚”,“恐怕玷辱”李小二夫妻两个。不过,林冲毕竟是个正直刚强的人物,在他的灵魂深处潜伏着反抗因素,正如李小二所说,“林教头是个性急的人,摸不着便要杀人放火”。因此,当李小二向他报信的时候,他一眼识破了陆虞候的阴谋,明确地意识到“那泼贱贼”是要“来这里害我“,这就激起了复仇的怒火,决心叫仇敌“骨肉为泥”。他不顾李小二的劝阻,马上“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遍寻陆谦,足见其复仇心切,说明他在统治阶级的迫害下,反抗性有了增强。但当“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时,“林冲也自心下慢了”,刚燃烧起来的复仇怒火又冷了下去。管营拨他去守草料场,一方面他能将此事与几天前陆谦的神秘出现联系起来加以考虑:“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说明他对陆谦是有怀疑、有警惕的;但另一方面,他仍然听从安排到了草料场,并且随遇而安,打算“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那四下里崩坏了的草屋,准备长期居住。沽酒途中行经山神庙,他又祈求“神明庇佑”。正当高俅对他的迫害步步进逼、他的生命危在旦夕的时候,他却仍然抱着幻想,一厢情愿地尽往好处想,没有反抗的意图。这时,在他心里,杀人复仇的念头又退后了一步,苟安妥协的想法又占了上风。
直到草料场火起,他在山神庙里听到了陆谦等人得意忘形的对话,才了解到高俅指使陆谦策划的恶毒阴谋的真象,认识到高俅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的险恶用心,看到反动统治者摆在自己面前的只是死路一条(“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血淋淋的事实使他真正认清了统治阶级的真面目,原来的幻想彻底破灭。直到这时,他才忍无可忍,毅然决然地杀死仇人,投奔梁山,终于走上反抗的道路,加入了农民起义军的行列。由忍辱屈从到被迫反抗,这是林冲性格的根本转变。林冲的人生道路,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是如何在尖锐复杂的重重矛盾中,逐渐产生分化的。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其生活和生命尚无保障,那么,广大劳动人民生活之痛苦就可想而知了。这就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腐朽。
宋江:
自从《水浒传》问世以来,一直对宋江的评价褒贬不一。宋江是《水浒传》中最复杂的人物形象,也是最经得起琢磨的一个人物形象。他是阴险奸诈,还是忠义两全?是道貌岸然,还是江湖好汉?
《水浒传》第18回宋江刚出场的时候,就对他有一个全面的介绍。他是世代务农,世世代代种地,守一些田园过活。自幼攻读经史,受到传统的文化教养。更主要的一点,就是他所从事的职业。他在县衙里边当一个押司。所以从他的家境出身以及所受的文化教养和所从事的职业,我们可以判断,他的家境出身使他有一定的正义感,他的职业养成他处事谨小慎微,随机应变的习惯,也培养了他喜欢玩弄权术的手段。
上梁山之前,他为了自己的心腹兄弟,私放晁盖。并且为了怕事情暴露,杀死阎婆惜。从这些事情上来说,我们可以说宋江是一个仗义的英雄。那么上梁山之后,他就变成了一个义军的首领,他领导梁山兄弟的几次战役,都充分显示了他的指挥和组织才能。而在受招安之后,他就变成了一个国家的忠臣。他把梁山的堂名由原来的“替天行道”改为“顺天护国”,这是一个国家的忠臣才有的行为。所以说无论我们以怎样的主观情感对宋江或褒或贬,或爱或恨,都不能否认他是中国古典文学人物画廊里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
3.鲁智深,人称花和尚,小说《水浒传》中重要人物,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姓鲁名达,出家后法名智深。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说明他对社会上的压迫和不平,怀有强烈的愤懑。他拔刀助人,不避水火;冲锋陷阵,不畏刀枪;抗暴斗恶,舍生忘死。他相貌粗恶而心地善良,脾性急暴而用心精微,力大艺高而处事谨慎。他慷慨大方,重义轻财,勇而有谋,胆大心细。
说他”花和尚“是因为他不遵少林寺清规,喝酒吃肉,杀人等。且身上有纹身。
“行者”武松。他武艺高强,有勇有谋,是一个下层侠义之士,崇尚的是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他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力能克虎,排拒女色,忠厚孝悌,疾恶如仇,行动果断,敢做敢当。景阳冈大虎,是其名扬后世。杀西门庆报仇,大闹飞云浦,醉打将门神,夜走蜈蚣岭,十字坡打店等等,都说明他勇猛,嫉恶如仇的性格。
“行者”是因为他犯了罪,为躲避官府追究,化身为和尚,带念珠,穿佛以,拿戒刀。
4黑旋风李逵
长相黝黑粗鲁,小名铁牛,江湖人称“黑旋风”,为人心粗胆大、率直忠诚、仗义疏财。
吴用写信让江州两院押牢节级戴宗照应。李逵这时正是戴宗手下做看守的一名小兵,就和宋江认识。戴宗传梁山假书被识破,和宋江两人被押赴刑场杀头,李逵率先挥动一双板斧打去,逢人便杀,勇猛无比。上梁山后,思母心切,就回沂州接老母,翻越沂岭时老母被老虎吃了,李逵生气杀了四虎。
他具有农民的纯朴、粗豪的品质,反抗性很强,对正义事业和朋友很忠诚,但性情急躁。是刚直、勇猛而又鲁莽的人物典型。
武松!
因了武松正直、豪迈的性格,再由于武松对黑暗腐朽的封建王朝看得透彻,对黑暗现实早已满腔怒火,一触即发。他有抗争现实、改变现实的强烈愿望,使得武松嫉恶如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于是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一路上杀将下来,使他的侠义形象一步步地得到充实,变得丰满。
首先是醉打蒋门祌。武松被解到平安寨后,却听得施恩的许多冤屈。那施恩原有一座快活林,却被那蒋门庆给强夺了去。“那厮不特长大,原来有一身好本事,使得好枪棒;拽拳飞脚,相扑为最。自夸大言道:‘三年上泰岳争交,不曾有对;普天之下没我一般的了!’因此来夺小弟的道路。小弟不肯让他,吃那厮一顿拳脚打了,两个月起不得床。”武松平生最是侠义心肠,专爱打抱不平,听了以后,不顾身体状况,当即要前往。你听:“凭着我胸中本事,平生只是打天下硬汉、不明道德的人!”到了快活林,先是故意找茬,然后将蒋门神的老婆一下子扔进酒缸里。那酒保,“提”过一个来,两手“揪”住,也望大酒缸里只一“丢”,都装在了酒缸里了。另一个酒保,也落得个同样的命运。可谓打得淋漓尽致!蒋门神来了之后,你看武松:“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头上便打。”真有点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感觉。
接着是武松大闹飞去浦。武松真心跟着张都监,不想被他设了一个圈套,反被陷害入狱,差点要了他的命。不想在发配恩州牢城时,两个公人又受贿赂,要在路上结果武松性命。快到飞云浦的时候,又来了两个提朴刀的。武松早已知道内中原由,假装要解手。等到那两个提朴刀的走近一步,却被武松叫声“下去!”一飞脚早踢中,翻筋斗踢下水去了。这一个急待转身,武松右脚早起,扑嗵地也踢下水里去。那两个公人慌了,望桥下便走。武松喝一声“那里去!”把枷只一扭,折作两半个,赶将下桥来。那两个先自惊倒了一个。武松奔上前去,望那一个走的后心上只一拳打翻,就水边捞起朴刀来,赶上去,搠上几朴刀,死在地下;却转身回来,把那个惊倒的也搠几刀。这两个踢下水去的才挣得起,正待要走,武松追着,又砍倒一个;赶入一步,劈头揪住一个,喝道:“你这厮实说,我便饶你性命!”那人道:“小人两个是蒋门神徒弟。今被师父和张团练定计,使小人两个来相助防送公人,一处来害好汉。”武松道:“你师父蒋门神今在何处?”那人道:“小人临来时,和张团练都在张都监家里后堂鸳鸯楼上吃酒,专等小人回报。”武松道:“原来恁地!却饶你不得!”手起刀落,也把这人杀了;解下他腰刀来,拣好的带了一把;将两个尸首都撺在浦里;又怕那两个不死,提起朴刀,每人身上又搠了几刀。这几个“搠”,形象鲜明地写出了武松疾恶如仇的性格特点。如此恶人,怎么能不多搠几刀呢!虽然他们只是公人,只是恶人的奴才,但是他们助纣为虐,着实可恶中,着实该搠!搠得淋漓酣畅!
其后便是血溅鸳鸯楼。在飞云浦,当时武松立於桥上寻思了半晌,踌躇起来,怨恨冲天:“不杀得张都监,如何出得这口恨气!”便去死尸身边解下腰刀,选好的取把来跨了,拣条好朴刀提着,再迳回孟州城里来。为了洗尽心中的不平,他便是逢人便杀。杀马夫、杀丫鬟、杀张都监、杀张团练、杀蒋门神、杀亲随、杀张都监夫人、杀张都监儿女、杀张都监养媳……,月光里,烛影中,刀光霍霍,腰刀砍缺了口,再换朴刀,杀,杀,杀,走出中堂,拴了前门,折返回来,再寻着了两三个人,都搠死在房中。虽然他杀人杀得过了火,好多无辜的人也跟着补他杀死,但是我们从中却可以看出武松是个嫉恶如仇,英勇豪迈,铁骨铮铮的英雄形象。特别是听到张都监说到:“那厮敢是死了。只教在飞云浦结果他。”张团练道:“这四个对付他一个有甚麽不了!——再有几个性命也没了!”武松心头那把无名业火高三千丈,冲破了青天,手起刀落,一一把这些恶人给结果了。唯有这个杀,爽快的杀,才能深刻地揭示出武松的英雄豪迈形象。正如武松所说的:“我方才心满意足!走了罢休!”撇了刀鞘,提了朴刀,出到角门外,拽开脚步,倒提朴刀便走。
武松的侠义是处处都能表现出来的。血溅鸳鸯楼后,武松夜走蜈蚣谷,趁着月色,看见一座坟庵,一个道士正搂着一个妇人在看月戏笑,武行者看了,“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这是山间林下,出家人却做这等勾当!”便去腰里掣出那两口烂银也似戒刀来,把那个道童和道士全给杀了,救了那个妇人,放她走了。可见,只要是恶事,他便义愤填膺;只要是恶人,他便要锄奸务尽;只要是善人,他便要出手相助。这就是锄恶扶善。因此,武松的侠义具有广泛性的特点,是受到人们认可的。
武松嫉恶如仇,光明磊落。杀人是敢作敢当。血溅鸳鸯楼,杀了十五人。报完仇后,为了不连累别人,“便去死尸身上割下一片衣襟来,蘸着血,去白粉壁上大写下八字道:‘杀人者,打虎武松也!’”这八个字,掷地有声。它不仅可以看出武松的胆大洒脱的性格,勇于向一切邪恶势力作斗争的英雄气概,蔑视黑暗势力的高傲豪迈的精神,似乎可以让人感觉到他在说,这些人就是我杀的,他们这些仗势欺人的就是该杀,我武松杀的,又怎么样呢!这是替天行道吧!同时又可以看出武松做事是一人做事一人当,绝不拖累别人的。他在墙上所写的几个字,不正是告诉官府,我武松做的事,你们尽管来找我吧,这事与他人无关,不要拿几个冤屈鬼来顶替罪名。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多么响单单的英雄人物!他的这种侠义性格,与鲁智深却有些不一样。鲁提辖拳打郑关西中,鲁提辖为了帮助金氏父女,原来只想教训郑关西一番,“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事情又出在街市上,他急中生智,一再扬言“你诈死”,暂时掩盖一阵,然后“一道烟走了”。应该说,这样写出了鲁提辖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可是,对比之下,我们不难看出武松他的无所顾忌。虽然武松杀了人后,他也要远走高飞,但是那墙上的八个字,分明可以看出武松把心中那无尽的冤情一时间尽情的发泄出来的那种舒畅劲儿。他承认了事实的发生者,鲁提辖却显得有些缩头缩脚。
当然,武松也有像鲁提辖那样精细的地方。就说武松打虎吧,他与老虎搏斗,绝不是“赤膊上阵”式的硬拼。他在上井阳冈时已喝了那醉人的透瓶香,真要是与老虎硬拼,恐怕手脚也不是那么好使唤的了。再说,人与老虎相拼,毕竟不是那么容易取胜的。没有稳操胜券的把握,硬是与老虎拼,是人打死了老虎还是老虎吃了人,那都很难说呢!武松在这个时候,对付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采取的是“一闪、一躲、一闪”的策略,机智地避过老虎的攻击,等到老虎没了气力,武松才发起总攻。这里其实写出了武松他是处处在小心地保存自己,伺机压倒老虎的精细。而李逵杀虎却不一样,那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因为老虎吃了他老娘,他又是个孝子,报仇心切,便主动地去寻找老虎。遇到老虎,他便全力拼杀,完全没有想到自己是不是可以杀死老虎,完全没有想到后果如何,杀虎却是较为鲁莽的了。武松被发配孟州道路上,在十字坡上,母夜叉孙二娘在酒中下了蒙汗药,要不是武松精明,恐怕早就做了孙二娘的人肉馒头了。
武松的杀人,基本上可以说,是恩怨分明的。从前潘金莲与西门庆发生奸情,谋害了武大郎。武松为兄报仇,一刀杀了潘金莲。但是他杀人恩怨分明、光明磊落。他经过周密思考,精心布置,不露声色,步步实施。先是取证,然后邀请四邻,当场具结画供。然后才手刃仇人。最后径直到东平府投案自首,显示出大丈夫敢作敢为的气概。而同是杀嫂,石秀却显得阴险冷峻,极有城府。他激怒了杨雄杀了潘翠云,连无辜的丫头也一并“斩草除根”了。
武松的侠义性格完全是来自内心深处的。这与林冲与杨志又有所不同。林冲是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这从“林冲刺配沧州道”中可以明显看出。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高衙内看上了他的妻子,他只能忍辱负重;无辜刺配沧州,听到陆虞侯要谋害,也不是很放在心上;看守草料场又是陆虞侯想置他于死地的诡计,他虽有疑虑,还是听从安排;看到草料场里的小屋四下里崩坏了,便想要请泥水匠来修理,做好了长久打算。直至听到谋害真相时,才清醒地认识到高俅一伙给他的只有死路一条。于是他忍辱求安的幻想破灭了,毅然杀死仇人,投奔梁山。而杨志呢,他是三代将门之后,一心想博个封妻荫子。因为失陷花石纲而丢官,复职不成,落魄卖刀,无意中杀了个泼皮,因此充军。后来在梁中书门下做了军官,终于又因失陷了生辰纲,只得落草。而武松却绝不会一忍而再忍,路见不平,他就要该出手时便出手,绝无半点顾虑,他就是这样一个敢爱敢恨、敢作敢为的英雄。所以人家说,林冲是属于资产阶级,非被逼到走投无路,下不了决心走上侠义之路。杨志是属于贵族阶级,只要有官做,梁中书也是他的好上司。只有武松,可以算是无产阶级,无亲无故,一条光棍,也没有产业,只要是不平的事,不满的事,他都可以尽情的抒发自己满腔的愤怒,该出手时便出手。
武松的侠义,是下层人民要求摆脱剥削、摆脱压迫的反映。他的锄恶扶善、见义勇为,杀富济贫,是贫苦人民要求翻身,摆脱困境的一种美好的愿望。所以,武松的侠义,其实就是对那个年代、那个黑暗的社会的一种反抗,是被压迫人民反抗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的自觉的行为,是官逼民反的反映。北宋末期的统治,可以说是北宋最黑暗的时期。宋朝皇帝昏庸腐朽,终日沉湎于书画歌舞,穷奢极欲。蔡京等人把持朝政,结党营私,公开卖官鬻爵,吏治黑暗。封建统治者加紧对劳动人民的搜刮和掠夺。他们设立专门的机构,掠夺农民的土地,迫使大量农民破产。而赋税却是一步一步不断地增加,造成“富者益富,贫者益贫”。而各地的官僚恶霸,横行霸道,为所欲为,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人民不堪忍受压迫,纷纷起来起义。武松在这个时候现身,正是劳动人民美好愿望的一个化身。武松也出身于下层人民中,虽然他并没有受到封建的最沉重的剥削压迫,但是他也深受封建官僚恶霸的迫害。西门庆的出现,害得他家破人亡,于是他被迫杀死西门庆以报兄仇。自己的不幸遭遇,使他对黑暗的现实是嫉恶如仇,所以也便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对被夺了酒店的施恩也有了强烈的同情心。对于以强欺弱的地方恶霸蒋门神,武松毫不留情地给了他以狠狠一击。当蒋门神与官府互相勾结,欲置武松于死地的时候,武松义愤填膺,他杀了很多人,虽然也杀了一些无辜的人,但是,这才充分显示了武松对黑暗的社会的强烈的不满,这是他对黑暗现实的强烈的反抗。于是最终被迫上了梁山。武松的形象,是下层人民走上反抗道路的一个缩影。不管是武松还是李逵、鲁智深等,都反映了下层人民对黑暗社会的满腔怒火,反映了他们改变现状的要求,寄予了人民的美好愿望。同时,武松走上梁山之路的那种革命精神和理想化了的正义形象,成为鼓舞后代人民革命斗争的火炬,指引和激励着人民奋起反抗黑暗的统治。
武松身上,也可以看到他的一些不足之处。他杀人,有时未免鲁莽,有些无辜者也死于他手上,这就说明武松身上也存在着绿林好汉滥杀无辜的黑点。于是,有些人对武松产生了不满,特别是大闹飞云浦和血溅鸳鸯楼,人们数着他所杀的人,大闹飞云浦中一举诛杀两个公人、两个杀手;血溅鸳鸯楼中,杀马夫、杀丫鬟、杀张都监、杀张团练、杀蒋门神、杀亲随、杀张都监夫人、杀张都监儿女、杀张都监养媳……在复仇的血腥杀戮中,武松杀昏了头。人们评武松的时候便说,武松复仇情可恕,冤魂泪难收。确实,武松太滥杀无辜了,杀人都杀得失去了理智。这是武松身上我们看到的局限,但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就因此而否定了武松的侠义。武松的侠义,历来是人们所公认的。他的这种侠义,就是他的闪光点。正是他的这种侠义,使得人们可以看清社会的黑暗腐朽,封建制度的虚伪和残酷。使得人们可以看到革命的火炬燃燃升起。武松的那些阴暗面,丝毫不会损伤他作为完美义侠的形象.
一、景阳冈打虎重塑英雄形象
(一)落魄英雄
景阳冈打虎是《水浒传》流传最为广泛、最为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而这一情节也是丰满武松这一英雄形象、成为武松之所以称为传奇英雄的基石。然而没有品味《水浒传》细节的人对武松的了解或许只停留在英雄的光环之中,此前武松或者只能看作是一个游手好闲、混迹于市井的平民。
人物一出场的描写,武松显得并不光彩,一幅落魄的形象,他是因打架斗殴而躲避于柴进府上的。但在府中又因性情暴烈而不受欢迎,即使如柴进那样广纳天下豪杰的仗义之人也开始对武松怠慢起来。这从武松在柴进府上后期的待遇可见一斑。此时很难从武松身上看到豪侠之气的。如作者就此搁笔,武松留给我们的或许就是一幅寄人篱下的“无赖”形象。这样说对于钟爱武松的人来说未免有偏颇之嫌,但作者安排武松出场时的三个细节部分难免使人产生上述想法。
一是宋江在柴府做客饮酒时为躲酒净手无意间触到了闲憩于廊下的武松:“那汉焦躁,跳将起来,欲打宋江”。[1]但凡尚礼之人,哪怕一般平民,与人素无恩怨,被人无意触到也不能说翻就打的。
二是武松自述酒后与人殴斗,以为误伤人命,投奔此间。醉酒后殴斗,“误伤人命”,不管原因如何,也非寻常良民所为。
三是武松来柴进庄上后,初时被待为上宾,但因酒后性刚,常出手打人家庄客。寄人篱下,被待若上宾,不感激尚且罢了,还要拿其家人出气,动辄拳脚相向,即便性格再为刚烈,哪怕淤积满腔郁忿,此举也有失常礼,非君子所为。
或许这是武松后来个性完满的一个潜在的特质——刚烈直爽,但对于初接触的人来说,未免难以接受并从骨子里认识其人的。此时武松是一个落魄的英雄。
(二)景阳冈打虎,武松完成了由一个市井平民到英雄人物的转变
落魄潦倒中的武松被作者有意安排与宋江相遇,宋江的侠义豪爽对武松内心的变化应该是不无影响的,这从深层上奠定了武松未来道路的思想基础。从武松对宋江的仰慕之举中让人感受到了一种英雄相见恨晚的意思。而借助于宋江的端详,武松那身躯凛凛、相貌堂堂的英雄之气跃然眼前,而“万夫难敌之威风、千长凌云之志气”[2]使武松的英雄形象立时丰满起来,为后文武松打虎垫下了坚实的一笔,而作者也有意借助未来梁山之主——宋江这一重量级人物的“法眼”来点亮处于灰暗中的武松,并濯之于泥淖之中。
景阳冈打虎,武松这一英雄形象立时光彩起来,转眼成为威震四方的英雄。而景阳冈打虎一节也将前文武松外形描写所作的铺垫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其间体现了武松刚勇豪爽,毫无畏惧的英雄气概。
先是在“三碗不过冈”酒家的豪饮。这番描写超出了读者的想象,也是作者的神来之笔。既然三碗不过冈,武松非凡人,饮个五七六碗也不过如此,但作者偏偏让武松饮了十八碗,非但没有想象中的烂醉如泥,而且还在酒家的再三劝阻下走上冈去,非但走上冈去,还在酣醉中打死了一条伤人无数的猛虎,怪哉,神也。假若武松没有那十八碗酒垫底,还有景阳冈打虎这一番英雄壮举吗?“酒壮英雄胆”、“以酒论英雄”,换作常人,不用说十八碗酒,就是十八碗水也是有一定难度的,作者借助于酒这一简单的而又带有神秘色彩[3]的介质,将武松超乎常人的神勇合情合理地描绘出来,其中的一些细节描写,将人物的个性纤细的表现出来:
一是武松见店家不给筛酒,以为自己赖酒喝,索性拿出银子喝个痛快,表现了人物坦白直爽的个性。
二是店家一再说明“三碗不过冈”,而武松偏偏不信邪,非要喝个痛快,且要证明给店家看看,我武松到底喝多少碗还能过冈。表现了人物不拘一格,争强好胜的个性。
三是店家劝武松结伴过冈,以免被虎所伤,武松不听劝阻,执意过冈,这时醉中的武松粗中有细,敏锐地觉察到店家有谋财害命之意,这虽毁了店家的一番好意,但却说明武松精细的一面,同时这一情节进一步描写了武松争强好胜的个性。为下文武松遇虎、打虎作下了合理的铺垫。
四是在看到真正的官府榜文之后,武松虽有惧意,但怕人耻笑,即使为大虫所伤,也不能反转回去,将武松顾及颜面甚于生命的个性坦露无疑,也体现了当时的豪侠盛行的社会风气。
五是在结果一条老虎的性命后,武松自觉体力不支,难以应付再出现的老虎,果决下山,表现了武松虽直爽豪侠,但却颇识时务,不粗莽行事的个性。
景阳岗一役,武松由一个混迹市井的“小民”而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英雄,立刻光彩照人起来,并因此谋了个差事,为人物性格的进一步展开奠定了基础。
二、爱憎分明、敢作敢为的武松
(一)灵台前愤斩潘金莲,狮子楼怒杀西门庆
西门庆与潘金莲私混,超越了当时社会所能容忍的行为规范,并且丧尽天良,毒杀了武大郎,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容忍的罪恶,武松公出回来后,对哥哥的死产生怀疑,展开调查,真相查明之后,在灵台前愤斩了潘金莲,于狮子楼怒杀了西门庆。武松替亡兄报了冤仇,消除了自己及读者淤积于胸的一口恶气,表现了武松爱憎分明的豪侠之气。其间通过桩桩事件将武松一些性格特征表现出来。
一是具有一身凛然正气,守礼法纲常,非好色之徒。武松与武大相比,无论外形与能力,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加之武大之妻美艳动人,若如西门庆之徒那里会兼顾是否自家兄弟,早会坏了纲常,行了乱伦之举。而武松对于嫂子潘金莲的诱惑却是义正词严,怒而斥责,愤而离去。守礼法纲常,给了淫妇一个沉重的打击。但其直白的表达方式,却为武大后期的命运埋下了祸根。
二是明察秋毫,做事果决干练。武松公出归来,发现愚兄亡佚,顿生疑惑,这里便表明了武松非一介莽汉,而是智勇双全。接下来查案一节更体现了武松的精明干练,一桩复杂的谋杀案,被武松迅速查个水落石出,且查案的途径如此之简洁,效率如此之高,手段如此之果决,若换作常人,怕会是一桩永远也无从查起的冤案了。
三是爱憎分明,敢作敢为。武松查明案情之后,本意公决,但知县包庇西门庆,换作旁人怕也只能是忍气吞声,含恨终生了。而武松断了这条路之后,替兄报仇之念未息,亲自手刃了谋害哥哥的奸夫淫妇。报了深仇并主动到县衙投案自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