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戒五味的人如果吃了这些五味回怎么样算命的说要戒五味是什么算命的说戒五味,是五种肉类,请问是什么戒五味的人如果吃了这些五味回怎么样,下面给大家详细解说:
戒五味不是指食品,五味简称五禁,指五脏病变时对五味的禁忌。
《灵枢·五味》:“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马莳曰:“此言五脏之味有五禁,皆五行之相克者也。”因五脏已病,故不宜以其相克之味更令其虚。
1、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一般来讲,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有辛味。因此辛味药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如苏叶发散风寒、木香行气除胀、川芎活血化瘀等。
此外,《内经》云:“辛以润之。”就是说辛味药还有润养的作用,如款冬花润肺止咳,菟丝子滋养补肾等。大多数辛味药以行散为功,故“辛润”之说缺乏代表性。
2、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一般来讲,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
甘味药多用治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几个方面。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药性并解药食中毒等。
3、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
酸味药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证。如五味子固表止汗、乌梅敛肺止咳、五倍子涩肠止泻、山茱萸涩精止遗以及赤石脂固崩止带等。
4、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一般来讲,清热泻火、下气平喘、降逆止呕、通利大便、清热燥湿、苦温燥湿、泻火存阴的药物多具有苦味。
苦味药多用治热证、火证、喘咳、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证。如黄芩、桅子清热泻火,杏仁、葶苈子降气平喘,半夏、陈皮降逆止呕,大黄、枳实泻热通便,龙胆草、黄连清热燥湿,苍术、厚朴苦温燥湿,知母、黄柏泻火存阴等。
5、咸:“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一般来讲,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硬、消散结块的药物多具有咸味,咸味药多用治大便燥结、痰核、瘿瘤、症瘕痞块等证。如芒硝泻热通便,海藻、牡蛎消散瘿瘤,鳖甲软坚消症等。
常说的“戒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
药物以味不同,作用便不相同。辛味能散能行,酸味能收能涩,甘味能补能缓,苦味能泻能燥,咸味能软坚润下。
食入五味,各走其所喜的五脏,如酸味入肝、苦味入心、辛味入肺、甘味入脾、咸味入肾。
扩展资料
民间有一句话叫“厨中五味盐为首”,可见咸味是五味中最被人广泛接受,且最为重要。
咸味是最常见的口味,主要通过咸盐来摄入。古人最初提取咸盐主要是采集自然界存在的卤水,海盐和井盐。
早在五千多年前人们开始利用海边的咸土,淋上卤水煎盐。战国时期齐国国相管仲实行“官山海”的政策,把盐收归国有。
此后,历朝历代围绕盐铁都有不同的政策,盐是关系民生的重要资源,同时古人也认为咸味是人生的一种常态滋味。
古人许多词语言简意赅、寓意深刻,且善于运用数字来表达,特别令人称奇的是很多与“食”有关的词语中都有“五”,来看看五谷、五味、五辛、五香究竟说的是什么!
五谷:
关于五谷各家解释不一,《周礼》郑玄注以麻、黍、稷、麦、豆为五谷,王冰注《素问》中以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为五谷,也有泛指谷类以及整个粮食作物的。
五味:
指酸、咸、甜(甘)、苦、辣(辛)五种味道。
五辛:
亦称五荤,指五种有辛味的蔬菜。《本草纲目》“炼形家以小蒜、大蒜、韭、芸苔、胡荽为五荤,道家以韭、薤、大蒜、芸苔、胡荽为荤。”
五香:
制作菜肴时经常使用的五种调味用的香料。指茴香、花椒、大料、桂皮、丁香。用这五种香料烧制菜肴的方法也叫五香。